第19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如今的房琯,手下的幕僚也没什么能用的人才了,干脆就听听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建议。

  窦参说道:“平章,如今河西丝绸贸易繁荣,您知道吗?”

  房琯虽然是失势的宰相,但毕竟也是宰相,如今河西的商贸繁荣,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朝廷还刚刚下令,让灵武留守的官员,速速将灵武库存的丝绸尽快送到河西去变卖。

  凤翔府很多丝绸商人,都在抢购朝廷的丝绸,只要将这些丝绸运送到河西,就能赚到一倍以上的利润。

  丝绸,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种货币,在大唐的官方称之为“轻货”。

  可虽然轻货是一种货币,但是和金银铜钱这种贵金属货币比起来,轻货的市价价格波动大,质量是层次不齐的,所以到了中唐时期,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还是以铜币为主,丝绸的货币属性已经大大降低。

  就连朝廷赏赐给大臣和士兵的丝绸,大家也会先换成便于携带的贵金属钱币。

  窦参说道:“河西的丝绸贸易繁荣,西域对丝绸的需求很大,平章何不谋求河西节度使的位置,为了陛下去河西筹措军资呢?”

  房琯愣了一下,所谓的出将入相,大唐的宰相和节度使本身就是可以互换的两个职位。

  在李林甫之前,大唐的宰相会从几个大的节度使中选拔,将功勋卓著的节度使调入中央为相。

  而做长了的宰相,也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就会再外放到藩镇做节度使。

  这种人员的流动,保持了唐王朝对各个藩镇的控制力,同时也确保帝国的宰相必定是能领兵打仗,熟悉藩镇局势的人。

  不过自从上皇连续任用李林甫、杨国忠长期担任宰相后,就破坏了这个制度。

  李林甫为了长期把持相位,打压汉人的节度使,反而提拔了包括安禄山在内的一众胡人节度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