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国寿说道:“汉承秦制,和秦代一样都是大军团的禁卫军制度。”

  “汉代的禁卫军,都是京畿、三辅和扶风的良家子,每次汉朝征发士兵,都要从这里抽调人口。”

  “禁卫军的制度有很多好处,对帝国足够的忠诚,军纪也要比边军要好,战斗力更加的强大,所以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李炎点点头,大唐战斗最强的军队,也曾经是两京和京畿道的府兵,南北衙的禁兵也曾经是大唐对外征战的主力。

  但是到了武周朝时期,府兵制度破坏,大唐内重外轻的禁卫军制度也逐步瓦解。

  等到安史之乱的时候,近卫军的都没有和安禄山叛军战斗的勇气,必须要调集边镇的军队才能平叛。

  方国寿话锋一转说道:“但是使用禁卫军作战也有一个缺点,这些禁卫军都是京师附近的百姓,长期作战必然思乡心切,武帝时期的长期对外作战,也让百姓承担了极其严重的负担,也对帝国的财政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李炎点点头,养兵是很贵的,但是和打仗比起来,养兵这点钱又不算什么。

  士兵出征在外,战马需要补充,武器需要维修,人需要吃饭,马需要吃草,而将这些物资送到前线,更是需要花费无数的人力。

  在这个后勤保证没有摩托车汽车的年代,民夫的数量两倍于正规军,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李炎问道:“那汉代是如何解决边患问题的呢?”

  杨炎竖起耳朵,这种对答可是非常宝贵的,对前面朝代的历史总结,非学术大家饱学鸿儒不能为之。

  看这个方国寿年纪不大,但是见解如此深刻,杨炎更是确定了建宁王麾下人才济济!

  方国寿说道:“汉初的两位大臣,晁错和贾谊提出了一个方案。”

  晁错,贾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