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左拾遗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谏皇帝,如果皇帝驳回谏书,左拾遗就尴尬了。

  这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上书进谏皇帝,一直到皇帝愿意接受进谏。

  另外一种就是辞官,表示对皇帝不接受进谏的抗议。

  只是对于一名言官来说,这两条路都等于政治生涯的死刑。

  不断上书皇帝,只能引起皇帝更大的反感,弄得不好就要被贬谪到偏远的州府。

  不过杜甫也是一个头铁的,他依然孜孜不断的上书朝廷,惹得李亨大为光火。

  明镜厅的同僚也不敢搭理杜甫,生怕因为和杜甫走的太近而被牵连。

  就在这个时候,明镜厅门口传来了喧哗声。

  宣旨的小黄门进来了!

  众多谏议大夫们都纷纷站起来。

  言官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职位。

  因为一封进谏获得皇帝赏识,火速升官的言官有不少。

  其中太宗年间的魏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位可是通过劝谏君王当上了宰相,还留下了美名。

  但是因为进谏皇帝被贬谪的更多。

  每一次宣旨的小黄门走进明镜厅,都代表有人被皇帝看中青云直上,或者被皇帝下诏贬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