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将目光看向整个大唐,二月份又是一个不好的月份。

  郭子仪在洛阳前击败了安庆绪第三次进攻,这一次安庆绪手下大将崔佑乾战败,带领残部再次逃向了相州,但是郭子仪不敢追击,只是将战线再次推进到了华阴。

  郭子仪之所以不敢追击,是因为大唐的漕运又堵上了。

  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的时候主持动工的,可是运河这个东西,不是说开凿就能用上千秋万世的,而是需要不断的维护的。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主要分成了三段地区。

  从长安到洛阳的前段,从洛阳到淮安的中段,以及从淮安以西的下段。

  其中大运河的下段是最通畅的,江淮地区本来就是水网密集的,隋炀帝只是将几个河道开凿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整个大运河工程的末梢神经,从江淮集合的货物集中到了淮安,然后再通过通济渠运送到洛阳附近。

  通济渠就是大运河的中段了,也是整个大运河最重要的部分。

  不过通济渠也不是隋炀帝最开始挖掘的,整个通济渠其实也是在古运河的基础上拓宽后联通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凿了鸿沟。汉魏时期又开凿了阳渠、疏浚整修了汴渠。

  到了隋炀帝时期,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隋朝通济渠是将汴渠、阳渠疏浚而成的。

  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绕道今洛阳城南及城东,经偃师县和巩县之洛口而入于黄河,此段河道是旧有的阳渠道。

  这条运河可以说是从秦汉时期以来就被规划,隋炀帝只是疏通了整个运河的最后一步。

  不过汴水的漕运,也是大运河上最需要定期清理的部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