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越王的意思,郭子仪在本次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大功劳,国公已经不足以表彰他的功劳了,可以拿出郡王的爵位来封赏郭子仪。

  但是政事堂的宰相都表示反对。

  大唐虽然没有汉代刑白马立誓,异姓不得封王,但是大唐对于王爵依然是非常慎重的。

  唐初那些立下大功劳的从龙功臣们,也不过只有五人封王。

  追随太宗的功臣,最多也只得到了国公的爵位。

  后来能得到王爵的,是参加神龙政变,将武周江山改易为李唐江山的功臣,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敬晖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李显,立下了大功劳得封王爵。

  因此神龙政变也称之为五王政变。

  到了上皇执政时期,因为哥舒翰和安禄山在边疆的大功劳,也得以封赏王爵,不过在安禄山起兵造反,哥舒翰潼关兵败后,如今大唐朝廷已经没有非李唐皇室的王爵了。

  越王提出要给郭子仪封王,政事堂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如今天下刚刚安定,郭子仪本身就在大唐威望卓著,封王反而会害了他。

  在前线的郭子仪也多次向朝堂写信,表示自己不愿意接受王爵封赏。

  封王这只不过是一件麻烦事情,更麻烦的事情是如何安置打了胜仗的唐军,处置战败的俘虏。

  这么多士兵一股脑儿裁撤回家,会给地方上治安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如果继续养着这支大军,大唐财政马上就要破产。

  立功的士兵要怎么赏赐,战败的河东士卒要怎么惩罚,具体到哪一个将领需要奖赏,哪一个战俘需要审判,这些林林总总都汇聚到了政事堂,几位宰相每日从早上忙到晚上,就连最年轻的崔光远都有些撑不住了。

  李泌乘坐马车,返回到了自己的宅邸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