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特殊的防水油墨依然在禁运出口名单上,因为户部一直在考虑实行纸币制度,特种油墨是印钱和印特殊票证的重要原材料。

  新罗国内禁报,只不过将明面上贩卖的报纸挤到了地下,这些地下印刷厂干脆不要钱了,直接免费开始分发报纸。

  而新罗这个地方,本来就因为真骨贵族的垄断,导致普通寒门子弟没有上升的空间。

  报社编辑,也是国内少数读书人能够从事的职业。

  没有执行报禁之前,这些投稿者和编辑还能通过稿费和工资活下去,但是自从报禁之后,几个报纸转入地下自然没有了广告收入,报纸上的文章就更加的尖锐和具有煽动性。

  《新罗新说》以新罗北道为例子,不停地写新罗北道并入大唐之后的好日子。

  《新罗新说》的言论还不算最激烈的,《武州时论》则更加激烈。

  武州(光州)原本就是高句丽的地盘,曾经被大唐设为郡县统治过,在《武州时论》上更是指出原本新罗只是南方的小政权,根本不是武州百姓的法理的统治者,武州更是要求立刻并入大唐,成为大唐的郡县。

  随着各种极端言论在地下报纸上出现,老朽的新罗朝廷终于反应过来了,再怎么下去自己真的要成了伪政权了。

  不过长期以来的专制统治,又让新罗朝廷想到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这一次新罗朝廷再次发布命令,捣毁全新罗的书院。

  这下子新罗朝廷的倒行逆施,彻底得罪了所有的读书人。

  这些留学大唐的读书人,书院是他们返回新罗后唯一体面的工作了。

  在书院教书的薪水虽然也只能糊口,但是好歹为人师者总算是地位高的工作,也会受到村人的尊重。

  要不然不给当官,真的要去给那些大商人当账房吗?

  这条捣毁书院的命令下达到了基层,新罗基层就更难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