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管理矿山,管理种植园,管理港口,管理工厂,拥有各种专项经营权,包括承包一个村庄,一个部落,或者城市的税收。”

  “华人利用这种特权取得了大量的财富,而殖民者也将当地人的仇恨引导到了华人身上,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掀起一起反华事件,然后一切又回到原点。”

  “反来反去,真正可怜的,悲惨的是那些普通的华人和油太人,而那些顶层的富豪嘛……更加可怜!”肖恩说的斩钉截铁,作为资本家,一定要终于自己的阶级!

  “这就是历史。”肖恩拿起果汁狠狠吸了一口之后继续说道:“当然,东南亚华人与油太人又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二战后东南亚殖民地独立后,殖民者撤走后华人依旧能保持最多财富的原因。”

  “第一,与油太人喜欢流浪不同,华人不喜欢流浪,更喜欢扎根在一个地方,华人喜欢土地,喜欢搞实体经济,那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刻印在基因中。”

  “同样是利用权贵给予的特权,油太人为了跑路方便,更喜欢搞金融,搞股权,而不是带不走的实体产业,而华人却利用欧洲殖民者给予的特权拿到了太多矿山、种植园、港口等等土地的所有权,这让华人在摆脱殖民者之后,依旧有了从法理上保留了财富的可能。”

  “第二,油太人是真的没有国家,而华人不是,他们背后就是东南亚地区各国臣服了两千年的宗主国,这让东南亚地区各国独立之后,不敢真的拿起屠刀,强行抢走华人在法理上拥有的那些矿山、土地、港口、工厂等等固定资产,甚至一些当年定下的特许经营权都还留在手中。”

  “这就是拥有靠山的好处,也是二战前后东南亚华人华商大力支持东边的原因之一,有同胞同属的情感,也有很大的利益驱动,单纯的情怀很难如此大规模,如此长时间的不计代价的支援。”

  (ps:一些资料就不方便列举了,初年,东南亚国家与伟人有过很多沟通,希望拿回那些特权和民生相关的经济命脉产业,国内无论是从制度本身,还是对未来的判断上,给华商的意见也是不应该长期握着这些产业,容易被人利用,激发矛盾……但,又有多少人能放弃手中的权利和利益呢,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能保有影响力和财富。)

  以郭家为例,1909年,郭钦仁来到马来柔佛新山创办东升公司,专营大米、大豆和糖。

  1923年,郭鹤年出生,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战争结束后,马来消费品奇缺,当局严控食品供应,当时担任粮食统制官的达图·翁跟郭钦鉴有莫逆之交,郭家至此拿到了采购和销售的专营权,垄断控制了整个柔佛州的食品、糖生意,包括当地政府、医院、军队的粮食供应权,从此奠定了走上巅峰的基础。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与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土著合作,利用当地反华情绪,把华人手里的土地、矿山什么的全抢过来?”贝洛克·汤尼听了这段历史,立刻以为自己明白了肖恩的想法。

  肖恩斜眼看着贝洛克·汤尼,抓起旁边的一串葡萄就丢了过去,没好气地骂道:“抢、抢、抢,你就知道抢,最讨厌你们这些抢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我,肖恩,正经商人!”

  贝洛克·汤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