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属印度在伦敦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变高了。不过这也并不全是好事,本土公民对英属印度的印象甚至是越来越差。

  和英国本土的热议相比,英属印度的报纸对英属印度总督府的新年贺词的热议,一点也不下于本土,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

  走向新印度,也成了不少报纸的标题,当然也有不少清醒的民族主义者表示,这都是大家的斗争换来的妥协,告诉周围的人不要被英国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一月二十五日,在明确了国大党不会反对之后,英属印度总督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计划,表示要在五年内,将加尔各答工业区的产业工人增加一倍。

  第192章 两翼齐飞计划

  这一篇消息石破天惊,走向新印度,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已经开始实施了。

  关于加尔各答工业区的海量配套工程,以及承担责任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英属印度各地,从来没有这么一个时候,印度人感觉到欢欣鼓舞。

  一直以来英属印度虽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的明珠,却一直处在最低端的地位,与其说是大英帝国的明珠,不是说是大英帝国的基石,踩在脚下那种。

  名义上很重要,实际上只是一个流血又流汗的工具而已,至于主动发布这么大的工程计划,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加尔各答工业区号称有六百万产业工人,可实际上加尔各答所在的大孟加拉是英国刚刚到达次大陆就经营的地方。

  通知时间已经超过了两百年,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所谓的工业区,还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产业工人,到底有多少是手工业者。

  而现在大英帝国似乎一下子诚意起来了,诚意的都令人不敢相信。这个时候国大党主动站出来表示,这都是国大党领导的长期抗争多带来的效果,没有国大党英国人绝对不会妥协。

  英国对印度的政策是要贸易不要土地,虽然这也很霸权,但并不血腥。也就是说,英国不是要占领印度,而是要在印度建立一个只和他们合作的贸易关系,说白了就算垄断次大陆的贸易。

  在次大陆,英国的力量和海量的印度人口相比,不管来多少人都是弱势的一方。而英国控制印度的主要法宝又有两个——第一个,印度贵族;第二个,国大党。

  自从一战之后,国大党的势力膨胀,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传统上控制印度各地的土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