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键政达人从来都是以史为镜,阐述了国家和商人这个群体之间的关系,“苏联人说工人没有祖国,美国人说资本家没有祖国,实际上都对。商人和国家的关系并非这么简单,但是毫无疑问当前你的产业还有浓重的英国色彩,不能总是国家为你做贡献,你也要给国家一些反馈,不是么?”

  “想想一百多年前,英国就是以庞大的征税能力,在和法国的缠斗当中占据上风。这才铸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最终让拿破仑饮恨收场。”

  “道理我都懂。”帕梅拉蒙巴顿小声嘀咕,“但是损失是实实在在的。”

  “该放手的时候不放手,只会导致更大的灾难。”艾伦威尔逊满脸严肃。

  “我怎么没听过类似的例子。”帕梅拉蒙巴顿歪着头,等着丈夫的回答。

  怎么没有?犹太人不是?不过蒙巴顿家族还真有犹太血统,所以这话不能说,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反例倒是有一个,过于压榨商人导致了商人叛国投敌。”

  其实中国除了啥都行的蒙古人之外,都会以国家力量限制商人的膨胀。

  这没什么问题,因为商人逐利,确实应该管控一下。但也要分怎么压制,明朝就是对商人过于心黑,弄的在国家商业层面极其失败。

  晋商宁可和后金做生意,都对明朝防贼一样,是因为有着众多的前车之鉴。

  在别的王朝,商人也处在弱势,时不时就会被朝廷割韭菜,但一般是在打压层面。但在明朝,商人一旦露富下场,不管是忠君爱国还是为祸一方,都是死全家。

  明孝宗时期大珠宝商冯谦、王通、李祥、王智、夏线儿等,都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朝廷强行逮捕下狱,财产皆抄没。

  明神宗万历年间累资巨万的富商姚擎,因死后无嗣,朝廷利用其从侄争夺继承权力的机会,查封其全部家产。

  明熹宗天启时的富商吴金薄,先后借给朝廷的银两多达两百万,朝廷不仅赖帐,还制造借口,以他事抄家夺其家产。

  明熹宗天启年间徽商吴养春,祖上以贩盐起家,累资百余万,在黄山及江南等地广有产业。

  其家曾先后向朝廷捐助饷银五十多万两,朝廷寻事加罪,不仅要追索赃银六十万两,还将吴家父子逮捕下狱,其亲邻族党无不株连,吴家父子最终在狱中上吊自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