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解释?”威克作为常务次长不是连这种问题都要询问,可众所周知无上权威是东方问题专家,尤其是在涉及到了印度的事情上,从来都是要过来问一下的,这已经成了习惯。

  “就和印度人说……”艾伦威尔逊双手插兜权衡道,“虽然英国非常愿意邀请印度解决尹朗人质危机,但是他们的北方邻居反对。而且美国现在和他们的北方邻居处在蜜月期,所以,你懂吧。”

  一个非常简单的挑拨离间,明显到了都不需要隐藏的地步,可不代表就不管用,对印度人来说多提一提北方邻居还尤其管用。

  威克刚想要去进行操作,艾伦威尔逊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是自由世界,不做苏联那种封锁消息的事情,所以在舆论上,印度人应该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的六方会谈没有印度,就这样。”

  那当然是因为这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世界,所以从实力地位出发,所以我们这些欺软怕硬的帝国主义国家,就把你们印度替换掉了。

  至于德国,德国可是白人国家,还是欧洲主要大国,抵抗苏联的前线,那怎么能一样?

  再一次,美国处在十分尴尬境地的时候,英国表达了不能坐视不理言论,但表示仍然可以给尹朗一个机会,不然将对面临主要世界政治力量的共同敌视,大英帝国奉劝尹朗好自为之。

  尹朗人质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出台一系列制裁尹朗的措施,同时号召西方盟友对尹朗进行制裁,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及早解决人质问题,而尹朗也提出了反制措施。至此,美尹双方陷入僵局,谁都无法提出和平解决的方案。

  而英国这边,艾伦威尔逊几次面见撒切尔夫人,阐述自己的外交战略,希望英国出任这一次的合纵长,以强硬态度面对自由世界的敌人。关键这个敌人也足够有分量,但还不像是苏联这么不好惹。

  当前英国的局面,也确实需要转移一下矛盾,撒切尔夫人同意这一点,艾伦威尔逊表示这一切都交给他,首先要驳斥尹朗人宣称的理由。

  巴列维离开尹朗是和反对派达成协议的,即国王交出政权,反对派允许国王流亡海外;革命后,巴列维国王先后去了埃及、摩洛哥和瑞士,尹朗国内都没有提出异议,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病,尹朗国内突然要求引渡巴列维,这是没有道理的。

  尹朗学生组织对使馆的冲击要远远早于巴列维前往美国,早先美国就有一名美国使馆工作人员被绑架,而之前德黑兰主要大学的学生领袖就在谋划占领美国和苏联大使馆了,巴列维国王前往美国只是个导火索,并不是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他们反对美国的原因是担心美国支持尹朗国内的反对派,发动政变来推翻***革命;反对苏联的原因是苏联是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承认真正存在的政权。

  真正同情巴列维的人,其实是阿拉伯国家的君主们,埃及国王就收留了流亡的巴列维,并没有遭到尹朗方面的不满。

  所以这一次的尹朗人质危机,本质上是尹朗那群神棍有预谋的给美国难堪,此时此刻英国和阿拉伯君主国的友好关系,再一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英国外交部的使团开启了中东之行,埃及、约旦、尹拉克、阿曼、阿联酋、科威特先后表示尹朗的行为根本不可理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