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形势未明之前,世家分头下注,以策万全,这没什么错。

  但是他对曹操实在没什么信心,不想误了四兄荀谌。

  “文若,兖州荒残,十室九空,朱灵辈去留未定。刚刚得到消息,臧子源(臧洪)据东武阳反,欲为张孟高(张超)报仇。袁本初不久必领兵南下,克东武阳后,会不会趁势取兖州,谁能料定?若兖州归袁绍,豫州必下,刘景升遥相呼应,袁本初进兵洛阳,于朝廷奈何?”

  荀彧打量了郭嘉一眼。“友若游历未归,不知去向。若是有消息来,我可以问问他的意思。”

  不等郭嘉说话,荀彧又道:“当初兖州为吕布所破,仅剩三县,使君都未曾向袁本初称臣。如今兖州大半恢复,又有了朝廷诏书封拜,使君还会将兖州拱手相让?就算他肯,你也不肯吧?”

  郭嘉眼神微闪,有些失望。

  荀彧坚决不肯让荀谌来辅佐曹操,显然是对曹操不抱任何希望。

  郭嘉不死心,又劝道:“文若,王道可治平,不可理乱。如今这形势,非霸道不可。”

  荀彧叹了一口气,看看四周,将郭嘉引到堂上。

  “奉孝,君子处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杀人若能解决问题,何必使君?董卓更能杀人。张孟卓当初为本初奔走,为何反目?因逼韩文节太甚。使君为何失兖州?因杀边元礼(边让)。如今杀张孟卓兄弟,或谓有不得已处,奈何族灭?”

  荀彧说得激动,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

  郭嘉连忙抬手,打断了荀彧。“文若,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主公已然后悔,必不再犯。”

  荀彧哼了一声:“但愿如此,唯奉孝辅之。”

  他想了想,又道:“枣祗之策可以行矣。有粮则可以养兵安民,兖州可保。”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