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布率部上阵,开始做演习前的准备。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长途奔袭的相关问题。在花了不少功夫,反复阅读李广、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想和胡虏在草原上争锋,就要先将自己变成胡虏,而且是更强的胡虏。

  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应草原的生活方式,将物质要求降到最低,以减少对辎重的依赖。与此同时,还要有草原上生存的技能,包括识别地形,打猎取食,以增加在草原上的存活机会。

  李广为什么不能建功?是因为他适应不了草原上的环境。在塞内作战还行,出塞作战就很难取得战果,甚至经常迷路。

  卫青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但他有一个特点,目标固定。一旦没有既定目标,就很难得有效的战果。而且他同样依赖后勤补给,难以持久。

  霍去病的战绩最好,对后勤的依赖也小,但他是以精锐力量的大量伤亡作为代价的,同样不可持久。

  吕布的方法是以精锐骑兵出击,循着胡虏经常出没的路线,一路扫荡过去。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绕过去,下次再来。

  这个战法看似荒唐,但仔细分析,却有一点道理。

  草原上能够养活一定规模部落的牧场是有限的,沿着特定的路线杀过去,总会有收获,以战养战,就足以养活自己。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来一趟,让对方不得安生,时间越久,对方除了躲得远远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想。

  刘协将这种战法总结为一句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喜欢入塞抢劫,我就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塞抢劫,让他们自顾不暇,难以自保。

  以中原拥有的技术条件、训练水平,只要肯吃苦,肯用心,同等兵力下,汉军可以击败任何一支游牧民族的力量。

  之前两次对鲜卑人的作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汉军出塞作战之所以胜少败多,并不是汉军打不过鲜卑人,而是汉军无法适应草原,败于后勤不足,或者干脆迷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