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太史慈接任豫章太守。

  这个方案有些诡异,很多人都觉得不太靠谱,但刘协觉得可行。

  周忠曾有消息来说,太史慈是刘繇旧部不假,但刘繇并不重视太史慈,只把太史慈当作普通将领使用。原因很奇葩,居然是不想让许劭笑话他。

  说白了,就是士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这一点,想必太史慈也清楚,只是他无处可去,只能委曲求全。

  朝廷委任太史慈为豫章太守,不会引起刘繇的担心。毕竟在刘繇的观念中,虽然他不重用太史慈,太史慈依然是他的故吏。但太史慈得了朝廷的重用,必然也会对朝廷心存感激,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繇,更不太可能跟着刘繇干出造反这样的蠢事。

  退一步说,就算太史慈死心塌地跟着刘繇,朝廷也没什么损失。

  现在派一个人去接管豫章,刘繇也不能答应啊。

  经过反复讨论,赵温、杨彪也接受了刘协的观点,觉得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先试试。等刘繇接受了,将来再派几个人去豫章做县令长,试探太史慈的态度。

  别的不说,天子愿意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总比率并凉大军东出,一路平推好些。

  既然讨论到了豫章的事,杨彪又提到了吴郡。

  现任吴郡太守朱治是孙策的部将,加上孙策自领会稽太守,孙策实际上控制了吴会两郡,再加上丹阳郡的一部分,实力与豫章相当。

  在周忠率部围攻庐江时,孙策已经有保存实力,不肯全力以赴的先例。在袁绍称臣,中原基本平定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孙策的实力进行压制,不能纵容。

  杨彪建议转征孙策入朝。如果孙策不肯来,就转朱治到别郡,从孙策手中夺走吴郡。

  如果孙策既不肯入朝,又不肯放弃吴郡,那就用武,命扬州刺史刘繇率九江、庐江、丹阳、豫章四郡进攻吴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