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石韬赞道:“毛君不愧是有理政经验的名士,一语中的。农学的确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有所帮助。我能力有限,能为实现王道尽绵薄之力,便心满意足。至于这根本大道,就劳烦荀君、毛君这样的大才去考虑吧。诚如天子所说,设使君臣一心,四民并力,总能想到解决之道。”

  他举起茶杯。“欢迎二位来到太学,共兴王道。”

  荀谌、毛玠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窘迫地举起杯。

  ——

  在农学堂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饭,荀谌、毛玠告别了石韬,一起出了门。

  沿着宽敞的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两人慢慢地走着,各自沉默,心情都有些沉重。

  尤其是毛玠。

  他到太学有些天了,也去参观过经学堂,知道经学堂的条件远远赶不上农学堂。听石韬说,工学堂、商学堂的伙食也许不如农学堂,但肯定不会比经学堂差。

  至于条件最好的讲武堂,那就更不用说了。

  讲武堂的学生要习武练兵,伙食更好,是由天子直接安排的。一些家境贫寒,无法自给的士子选择了讲武堂,为的就是那里伙食好。就算进不了讲武堂,他们也会优待选择农学堂、工学堂,而不是经学堂。

  所以,朝廷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对经学堂最不重视,将来报考经学堂的学子必然有限,大部分冲着论讲而来的人可能最后都成了讲武堂、农学堂、工学堂、商学堂的学生。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时还真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很明显,这么做,有利于缓解太学生为了出仕而奔走权贵之门的无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上。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可能是隐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