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谌很自然地想到了石韬。

  以许靖的那篇文章为引,荀谌转述了石韬的观点。朝廷想度田的根本原因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不想再出现流民。度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不度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并没有坚持度田的动机。

  事实上,河东就没有度田,占据着超额土地的大族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

  虽然天子对此很不满,但也只是不满而已,并没有强令荀彧度田。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作天子履行了诺言,给了荀彧足够的自由,让他去探索实现王道的办法。

  当然,荀彧也因此承担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能在农学上有所发现,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在不度田的前提下也能解决百姓的温饱,是否可以认为王道实现?

  孔融、崔琰听完,大感兴趣,追问了一些详细情况。

  荀谌见过石韬之后,对农学就不太感兴趣,所以也没加以宣扬。孔融、崔琰也对石韬考农学堂不以为然,从来不屑于提及。此刻被逼无奈,病急乱投医,意外发现这竟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至少有一定的可行性。

  唯一的问题是,农学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崔琰抚着胡须,思索片刻。“可以申请试行,首先表明一下态度嘛。”

  孔融也说道:“没错,就当是缓兵之计,也是好的。友若,颍川人杰地灵,文若又在河东推行新政,不如就由你来写这篇文章吧。”

  荀谌瞅了孔融一眼,有些不屑。但他没有拒绝,答应了下来。

  就在崔琰的房中,荀谌铺纸研墨,写了一篇文章,主张提倡农学,增加产量,以解决粮食不足的困境,缓解人地矛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