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冀州是大平原,适合耕种。河流众多,水利也很发达。但冀州也有冀州的缺点,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是行政区划复杂,犬牙交错,对管理极不方便。一是河流大多由西向东,穿过全境,但相互之间的沟通却不方便。

  因此,南北方向的交通就依赖于陆路,也就是太行山麓的大道。除此之外,东部平原地带的陆路交通被大量的河流隔断,处于尴尬的局面。

  太行东麓的这条大道历史悠久,却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诸葛亮提议就针对这两点。

  一是重新规划,以重点城市为核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郡国的边界之所以划得这么复杂,除了出于经济实力的平衡之外,更多的是互相牵制,不让某一郡国有过于强大的实力,尾大不掉。

  如今朝廷控制了冀州,置四将军,郡国尾大不掉的隐患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没必要这么考虑了。

  二是对东部的河流进行综合处理,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使内部的水运更加便利。

  水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也是大宗物资最省力的方式,健全的水网将对冀州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为几年后的经济进一步腾飞打下基础。

  两人的观点基本接近,区别只在于一些细节。

  而这些细节,正是要集思广益的内容。

  这么大一个工程,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甚至不是诸葛亮一个邯郸令可以提出建议。

  诸葛亮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挥邯郸的特殊地位,在这一轮规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创造机会。

  在这一点上,他和杨俊不谋而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