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此,儒门中激进的那一部分被称为党人,与皇帝走向了彻底对立。

  从建宁二年(168)到中平元年(184),这次党锢持续十七年。如果从第一次党锢算起,就是十九年。

  十九年中,无数儒门中人遭到禁锢,不得出仕,对儒门的打击很大,对朝廷的打击同样致命。

  党人被禁锢的十九年,正是宦官势力扩张最快的十九年。

  虽然还有不少儒门中人站在朝堂上,与宦官坚持不懈的斗争。但他们本身就偏向保守,对皇帝有所忌惮,面对不择手段的宦官,他们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相比之下,倒是被禁锢的党人不屈不挠,积蓄了不俗的力量,最终打破了禁锢,重新登上朝堂,并掌握了力量,将宦官赶尽杀绝。

  现在回头反思,党人肯定是有责任的,具体表现就是冲动,过于理想化,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走极端,最终走到了废立,甚至是改朝换代的一步。

  但平心而论,废立有之,改朝换代则不是党人的本意。

  王芬、陈逸等人企图劫持孝灵帝,立合肥侯为帝,绝无改朝换代之心。

  袁绍身边有想改朝换代的人,但数量有限,绝大多数人还是倾心朝廷的。即使不说何颙、陈寔、荀爽等人,即使是田丰、郭图也没有要改朝换代的想法,他们都曾提议袁绍迎立天子。

  所以,党人有错,但错的是手段,党人的动机没有问题。

  “党人最大的失误,就在于缺乏陛下强调的务实。若能脚踏实地,积跬步以致千里,不致有今日之败。”荀彧说完,一声长叹。“这不仅仅是党人的失误,而是整个儒门的先天不足。如今得陛下补完,实乃儒门之幸。”

  刘协一直静静地听荀彧讲述,没有插一句嘴。

  看荀彧说完,他倒了一杯水,推了过去。

  荀彧双手接过,递到嘴边。还没喝,在眼眶里忍了很久的两行热泪就涌了出来,滑入杯中,与碧绿的茶水混为一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