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袁熙能有这么大的功劳,和追随他的袁氏门生故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奖赏袁熙,表示朝廷对这种情况的默认,会导致更多的袁氏门生故吏聚集在中山国。会不会留下隐患,这是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虞翻最干脆,首先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建议刘协按照军功簿进行奖赏。一来尊重刘备的意见,树立刘备身为中山王的权威;二来也鼓励心存不满的袁氏力量出海。

  既然到了这一步,他们还不肯放弃与袁绍的君臣之义,与其强留在中原,成为隐患,不如让他们出海,相忘于江湖。

  至于中山国,反正是海外,就算出事,影响也有限。

  换句话说,就把中山国当作一个放大的渤海吧。

  贾诩支持虞翻的看法,又补充了一条。

  可以将中山国的情况通报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朝廷的胸怀,怀念袁绍的人都可以去。与此同时,也能促使益州称臣。

  兵法讲围三阙一,穷寇莫追,政治上也是如此。

  给不合作者一个出路,比逼着他们反抗有利。

  太尉和讲武堂祭酒意见一致,其他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补充了一些细节后,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

  刘协接受了这个方案,随即命人拟诏,并将刘备上报的军功簿同步发表在邸报上。

  正如贾诩、虞翻所说,刘备东征的捷报不仅给了普通百姓一个谈资,更让那些对袁绍心怀残念的人一个希望。更不乏不得志的人浑水摸鱼,表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去,我要去中山国,为中山王效力。

  对于这类人,刘协从来没有正眼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