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诩接受了诏书,随即与杨彪、周忠等人举行三公会议。

  与此同时,杨彪也将选举制度的方案提了出来。

  他的建议是分科考试。

  考试科目分两类:

  一类是必考,比如经史和算学。不管你想考什么职位,这两门都必须考,而且要达到一定的分数;

  一类是选考,根据职位的不同具体选择。比如你想考铁官,治金学就是必考的。你想考医官,医学就是必考的,以确保选出来的官员都具备相应的技能。

  刘协第一次听到这个方案时,心情大好。

  一方面,他是对这个方案很满意。这看似科举,其实更接近考公,考试范围不局限于儒学,而是兼顾实学,与他的方针吻合。

  另一方面,他是真没想到杨彪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并不缺乏务实的官员,也不缺乏有胆有识的老臣。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指出正确的方向,他们就能做出看似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选择。

  实际上,就道德和施政水平而言,杨彪这样的就算是放在后世,一样是能臣、名臣,吊打一众因循守旧的官僚。

  当然,杨彪的方案也不是十全十美,还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是否要统一考卷的问题。

  是各郡自行拟题,还是由朝廷统一拟题,这个问题大有争论。有人说,既然是朝廷统一安排,那就应该统一拟题,以示公平。也有人说,各郡文教水平不一,统一拟题看似公平,其实对贫穷地区很不公平。

  再说了,你统一拟题,难道考得好,就可以异地任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