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周群情绪低落,秦宓有些意外,将周群引到偏僻处,问了几句。

  周群将情况说了一遍,又抱怨道:“我已经做过试验,反射没有色差,比透射更佳,因此可以做得更大,却不笨重,比那透射镜好上百倍。奈何天子不识其中妙处,竟然不允。”

  秦宓没有立刻说话,仔细想了一会,又让周群将图纸铺开,摇了摇头。

  “仲直兄,恕我直言,你这个设计的确有高明之处,但困难也不少。别的不说,这铜镜反光不如透射明亮,便是有目共睹的。白天或许勉强,晚上……”

  秦宓没有说下去,周群却听懂了,一拍额头,懊丧地说道:“疏忽了,疏忽了。”

  铜镜是常用之物,周群自然明白秦宓说得有理。他想造这望远镜就是为了观星,都是晚上。一室之内尚且模糊,更何况夜空之中万里之外的星辰呢?

  这么说来,天子让他去和南阳作坊谈合作,就不是敷衍,而是婉言拒绝了。

  对此,秦宓倒是不觉得。

  他对周群说,南阳做镜鉴的作坊不少,他们不仅做望远镜,还做日常用的铜鉴。因为竞争激烈,他们下了不少功夫,有的作坊在磨制上下功夫,有的则在材料上花了大量心思,都想出新求胜,提高反射亮度也是其中之一。

  这一点上,民间的作坊比尚方监更有经验,思路更多。

  周群听了,将信将疑,却还是去准备了。

  数日后,周群先发表了文章,然后由太史署借着研讨的名义,召集南阳几个有实力的作坊参加会议,寻求合作者。

  正如秦宓所说,几个制镜作鉴的作坊都很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个还提出了解决亮度不足的办法。

  以银为镜,或者在铜鉴上镀一层银,再进行研磨,亮度可以提高好几个等级。

  这一点,他们已经试验过了。只是镀银的成本太高,普通百姓买不起,目前只能作为奢侈品出售。如果能贴上太史署的标签,或许有助于提高知名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