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党锢一起,皇帝与党人之间的仇越结越深,渐成水火不容之势。

  意识到自己和天子的对话也有一开始就激化的可能,荀彧咽下了不逊之词,刻意缓了语气。“所以陛下坚持以法治国,有法必依?”

  “然。”刘协微微颌首,也缓和了语气。“法是什么?法是朝廷与天下臣民的约定。既是约定,就应该遵守,不能轻易破坏。人无信不立,国无法岂能安?万不得己,以不法应不法,不是不可以,但你指望一点代价也没有,恐怕不现实。”

  他停了片刻,明确地给出自己的态度。“所以,就此事而言,我敬重李膺,却不认同张俭。”

  荀彧松了一口气。

  李膺是汝颍党人魁首,天子当着他的面表示对李膺的认可,就是表明态度,他是对事不对人,不会将党人一视同仁。

  虽然他对李膺的认可也只是指这件事而言。

  “那有法不依,或有恶法,又当如何?”

  “这是两个问题:有法不依,依法处理不依法之人即可。有恶法,则麻烦一些。”

  “如何麻烦?”

  “第一个麻烦,是如何界定法是恶法?第二个麻烦,是如何纠正恶法,使能去旧恶,而不生新恶。如果只是简单的一去了之,或者悬诸于壁,有法不依,绝非治国之道。”

  荀彧脸一红,却装作没听见。

  天子这句话明显是“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的变化。

  地方官员擅权,无视朝廷诏书,也是天子痛恨的党人恶习之一。宗承被逃归案牵连,受到流放西域的严惩,都是天子意志的体现,也是对党人的警告。

  应该说,这个警告起到了作用。司徒、司空两府联席,召集相关人员议事,就是由此案引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