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沙人不想投入,只想捞好处的想法太幼稚了。

  一看桓阶的脸色,刘协就明白了他的心思。“觉得太慢了?”

  桓阶老老实实地说道:“建学堂的事,的确不在臣的计划之内。”

  “钱不够?”

  “长沙的确不能和南阳相提并论。即使是户口最多的郡治临湘,户口也不过三万,洞庭湖边的户口更少,无法同时支撑船官和学堂。”

  刘协笑笑。

  桓阶不愧是本地名士,对长沙的情况很了解。

  包括郡治临湘在内,长沙郡共有十三县,二十余万户,一百余万口,但大多分布在长沙南部,洞庭湖边的发展并不好。最近的罗县也是在汩罗江边上,离洞庭湖还有近百里。后世的重镇岳阳还没有置县,只是一些小聚落。

  这和洞庭湖的特殊水情有关。

  洞庭湖原本是云梦泽的一部分,水深有限,而且随季节变化明显。雨水多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浩瀚。雨水少的时候,这里能露出大片的湖底,只剩下一小片水域。

  虽然没有后世大湖变草原那么夸张,水域面积的剧烈变化也的确不利于开发。

  能够满足造船需求的位置有限,比如湖中心的君山。

  但君山附近没多少人口,也没有多少耕地,养活不了多少人。在君山建船官、建学堂,就要从其他地方调钱调粮,又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长沙财力有限,一下子铺开这么大的阵仗,有点顶不住。

  但那是基于长沙郡自力更生的考虑,而他并没有打算放手不管,全由长沙郡自行筹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