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益于崇祯皇帝先前所做的种种,也使得陈继盛、毛承禄这些东江将校,在听完他所讲的这些话后,并没有生出什么怀疑,或者要遭受迫害的想法,不然他们真要乱起来,那京城必将经历一场兵灾。

  在陈继盛他们走了以后,庞天寿走上前,对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拱手道:“皇爷,周遇吉赶过来了。”

  “叫萃菴过来吧。”

  既然要创建讲武堂,那这支初建的军官队伍,在摸索阶段的初期,就必须沿着自己所想的方向进展,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

  相比较于陈继盛、毛承禄这些东江将校,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要更加信任周遇吉一些,不过这些都不能表露出来。

  等曹化雨奉旨抽调的曹文诏、曹文耀、左良玉、黄得功等将,也赴京调进这西苑创建的讲武堂后,崇祯皇帝希望周遇吉能担起重任,能叫讲武堂在碰撞中步入正轨。

  在西苑创建的讲武堂,所开启的第一期短期军官培训班,之所以要明确三个月的进修期限。

  一方面是基于他要整饬京营的构想,另一方面则是东江镇那边,他要谴派一批值得信赖、有能力的将校过去,为首的就是周遇吉。

  重用刘兴祚归重用,但制衡刘兴祚的手段也要有,不过不会像毛文龙旧部那般,跟刘兴祚公然唱反调。

  别看崇祯皇帝御驾亲征,打赢了进犯大明的建虏,突发的外患威胁得以解除,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崇祯皇帝,就有多余的时间能去挥霍了。

  至少在大明境内的反叛势头,没有被真正维稳下来以前,崇祯皇帝那根紧绷着的弦,就始终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然自挂东南枝的命运,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降临到他的身上了。

  第一百七十章 内廷地震(1)

  崇祯皇帝心里明白,就当前所处的境遇与环境,仅仅靠他一人努力,就想改变大明的命运,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上下摆烂这一条客观事实,就算他再怎么勤政克己,然却不懂得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采取分化、拉拢、打压、清除的方式,一步步将大明扳回到原有轨迹上,那做的再多也终是无用功。

  “方太监,皇爷对西厂、内厂有多重视,你心里是清楚的。”王承恩神情正色,看向被他青睐的方正化,说道:“按规矩来说,我大内行厂,还有你西辑事厂,在没有彻底完善起来以前,咱们是不能私底下碰面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