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皇帝摸着下巴,皱眉说道:“皇庄这边,的确不能浪费,这样吧,给各地的掌庄太监,再传达一道口谕。

  叫他们在所处的地方,招募治下的流民,朕现在担心,这批山陕籍灾民,被妥善安置下来后,会叫更多的山陕百姓,从动乱的区域过来。

  特别是天津直隶州那边,要筹建的承接营建的商号,包括管理青壮的商号,必须要尽快落实下来。

  叫京城和天津等地,尽快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不至于陷入到被动之下。”

  “喏!”

  针对当前所处的局势,崇祯皇帝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在自己的影响下,大明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跟所谓轰轰烈烈的革新不同。

  崇祯皇帝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大明生产力,叫北直隶这一基本盘,能够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内帑所储的银子,甚至大量的粮食,给崇祯皇帝提供了底气,等到北直隶这边,形成较大的改变后,那后续面对这摆烂的大明摊子,崇祯皇帝就掌握太多的主动权了。

  在多数生产资料,掌握在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手中,这一核心前提下,崇祯皇帝所能做的事情。

  就是积极地提升生产力,积极地对外开辟海贸,同时提升所控地域的亩产,加之推广番薯种植。

  处在小冰河时期的大明,想铲除掉顽瘴痼疾和毒瘤,就必须从经济构架上改变,期间再逐步削弱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完善修订大明赋税制度,整治大明吏治,那就会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其实山陕两地的受灾百姓,能远离山陕受灾严重的区域,到大明其他地方求活,也变相削减了流寇造反的底气。”

  崇祯皇帝指着眼前的地舆图,神情冷厉道:“造成山陕一带流寇剿灭不定的局势,就跟地方官员的不作为有关。

  现在陕西那边,是流寇猖獗的区域,想要出手整治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的动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