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教无类,最早便是孔子提出的。

  儒家内在信心就是仁义道德,四书五经正好安抚四方蛮夷们未“开化”的心。

  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朝廷每年招收的名额就那么多,很多在中原落第的儒生一咬牙,在宣义司登个记,领个宣义掾的官衔,一头扎入西域、高原、辽东、南疆等地。

  稍微努努力,就能混个一官半职,几年之后做出政绩,中原会优先升迁,调入内地为官。

  这为寒门庶族打开了另一条通道。

  虽然开了科举,但士族豪强子弟自幼读书习武,还有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朝廷的动向和心思他们了如指掌,往往能猜中朝廷取仕的内在逻辑,科举的优先权依旧掌握在他们手中。

  寒门庶族子弟一半的心思要用在生存上,科举不仅需要苦读,还要一定的眼界,这方面寒门子弟自然落入下乘。

  边地苦寒,士族子弟不太看的上,宁愿在内地熬着、卷着。

  而其实越是苦寒的地方,越是锻炼人。

  寒门庶族子弟去了,能飞快成长,也容易出政绩,被上面看到。

  杨峥是力所能及的让所有底层有志之士都有向上的通道。

  绝对的公平做不到,至少要相对公平。

  第九百三十二章 上策

  文鸯大军进入大宛,引起了一阵轰动。

  装备之精良,士卒之精锐,军容之鼎盛,堪称三百年来中亚之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