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敬还想表达一下自己当初的惨淡,贾瑚的一句话就让贾敬反应过来了:“敬大叔,当年和你同届,为难你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哪里呢?”

  是了,十多年过去了,那些人里有的已经外放,最高好像就是个六品的京郊知县。在京城的那些,有的依旧在翰林院,有的进了六部,也不过是主簿之流。每日里靠着微末的俸禄过活,因为官位品级,连每年的冰炭孝敬也轮不到这些人。

  而自己,正一品的一等将军,即将升任礼部侍郎的现任礼部郎中。果然是大侄子说得对,自己当年想差了。

  贾瑚可不在意这些人。自己的老板是当今,只要当今觉得自己有用,那所有的问题,都不算问题。“我又不指着这些人给我发俸禄,合则两利。”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这些人就不明白呢?

  经此一事,大家都知道了贾瑚的战斗力,再没有不长眼的人来招惹贾瑚。于是贾瑚就继续自己的抄书大业了。这一抄,就抄到了二十二岁,抄到了新皇登基,才被调任到六部行走。

  在贾瑚呆在翰林院的六年里,倒是发生了一些事情。

  贾赦秉持着家里没有红旗,外边彩旗飘飘的原则,一直就没续娶,这也是贾赦对张氏的另一种形式的怀念。虽然每当贾瑚想到这种怀念就嗤笑不已。

  贾珍归家后,虽然仍旧喝酒玩女人,但是头脑绝对清醒。有人说要给贾蓉定个娃娃亲时,第一时间就跑回家问老爹的意见,老爹没在,就直接进了荣府找贾瑚。老爹说得对,有些事情,自己真的不是个儿,还是直接问看得清楚的聪明人——例如,贾瑚——为好。于是原著中的蓉儿媳妇秦可卿,到底也没成为老贾家的下一任宗妇。

  贾敬如今在礼部任职,正符合贾敬的真一根肠子通到底性情。在这里工作,勋贵出身反而成为一种优势。

  贾琏对于庶务和商业的敏感被老太傅注意到。老太傅决定把贾琏推荐给皇帝,管管钱袋子。在此之前,贾琏就先拿自家的产业练练手好了。

  贾宝玉出生了,嘴里的那块玉第二天就进了皇帝的内库。贾赦上书说,如此祥瑞,定时上天借贾家之手向圣人示意天下承平呢。

  林黛玉也出生了。贾敏没撑到林黛玉满四岁就去了。贾瑚派人前去吊唁,又给贾敏服了三个月的小功,没拦着史氏要接林黛玉进京的信件。对于这位绛珠仙子,贾瑚也是十分好奇的。

  林黛玉进京后,直接被安排在西侧带佛堂的清静院子里给贾敏守孝。每日里除了给史氏请安,再见不到贾宝玉一面。等她守孝结束,贾宝玉已经被赶出内院了。林黛玉每日里有女夫子留的各种功课,从琴棋书画诗词鉴赏到衣饰搭配管家理事都要学习,根本没多余的心思想贾宝玉。

  贾宝玉因为是二房的承嗣人,自小被严厉管教。虽然依旧有些怜花惜月的软绵绵性子,开拓进取不足,但是做个普通人家的顶门立户男丁,是没问题了。待到后来二房离开荣国府,搬进贾家其他旁支聚集的居住地,也靠着自己考出的举人功名能供养父母和病弱的大哥了。

  ☆、 第11章 贾瑚1.11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