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贾史氏就为了以防万一生出来的是个男孩儿会继承了爵位,所以直接把孩子给换了。往小了说,只是家事,但往大了说,就是欺君之罪了。

  所以圣旨下到了保龄侯和忠靖侯两府;收了两家的兵权职务,将史家所有人员收监,两府封查。当然,这并不是说直接就要把史家人都砍了,毕竟皇帝也是要名声的。等把人关上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贬为庶民放出来了。

  下到贾家荣国府的旨意,就不光是皇帝的了。毕竟这里还夹着一个贾史氏呢。所以比起圣旨,先到了荣国府的是皇后的懿旨。懿旨里直接就打了贾史氏的脸,明言贾史氏不遵三从四德,因而褫夺诰封。随之而来的圣旨,一是把贾赦的威远将军降为三品威烈将军,二是直接把贾政的官职一路到底。

  第二天早朝,倒是有四王八公之流的人给史家和贾家求情。皇帝直接就把史陌的事情给抖落了出来,直言这是欺君之罪。他没有立刻凌迟这两家,已经是念及两家祖上先人跟随太、祖的开国之功了。如今只是收监降爵,已经是轻罚了。

  一群勋贵老臣见说不动皇帝,直接在下了朝之后去了畅春园,想让上皇做主,让皇帝收回皇命。以往要是皇帝有了处理老臣的意向,只要到上皇这里,哭诉一会子,稍稍挑拨几句,上皇立刻就会斥责皇帝,要皇帝收回命令。但是这一回,这些老臣连园子都没进去。

  上皇也是很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他一生经历坎坷,幼年继位,成年后励精图治才有了一个明君的美名。之前为了仁厚之名,再加上对于自己春秋衰老的抑郁,难免会为了老臣撑腰而和皇帝做对来显示自己仍旧是国之主宰。

  但是听了史陌的话,在知道自己的仁心被这群老臣利用,以至于社稷腐、败之后,上皇是决计不会为了几个利用自己的臣子而让自己的一世盛名毁于一旦的。所以对于老臣会来求自己这件事情,上皇早就猜到了,并且下了一个简单的命令:不见。

  几个老臣傻了眼,又开始上窜下跳的联合朝中官员上书皇帝来刷存在感。不得不说,这些人的行为正中皇帝下怀,一举让皇帝看清了朝中的势力分布。

  然后用结党营私的罪名把这些人撸下去一大半,直接换上自己准备了好几年的人手。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皇帝早就预备好了接受他们职位的人了。

  收拾好了朝中一些碍手碍脚的人,还剩下的那些尸餐素位的人也不足为虑了,皇帝也针对史陌做了安排——继承保龄侯之爵位。同时,念其年幼,准许史陌继续在宫内于皇子们一通念书。

  所以,史陌想象中的认祖归宗回到史家之后一定会面对的种种宅斗手段的情况,根本就没发生。他和那些人连面都照一个,直接就成了保龄侯府的主人。这样的结果,说实话史陌还真有点微微的失落。他可是有断人、观气这种外挂的人,怎么能一点都没用上,就直接成了宅斗的胜利者呢?

  忠靖侯史鼎,也就是史陌的三叔,可以说是跟着史鼐吃瓜落了。本来么,按家里的排行,他排老三,自己上头有两个哥哥呢,爵位的传承怎么样也到不了自己头上。所以他才会那么拼命的救驾,以命换命弄回来一个忠靖侯的爵位。关于自家大嫂孩子是男是女这事儿,他是真的不知道啊!

  索性最终的结果,只是让史鼎把兵权交了,爵位倒是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财务也没有损失。起码家里也不算是有了太大的变故。

  史鼐就不同了,虽然不是主谋,但整件事情就是因他而起。所以是连兵权带爵位都一起撸了,彻底成了白身一个,而且还被清出了保龄侯府。

  史鼐从出了大牢知道爵位和兵权都没了,就一直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关于他的那位姑姑做的手脚,他是真的不知道。其实这么说也不对,史鼐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手段,但是之前曾经听老保龄侯身边有了年岁的嬷嬷闲聊的时候说过,大嫂怀的孩子十有八、九是个男孩儿。所以当生出来之后是个女孩儿,他其实心里就有了猜想了。只是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所以就当作这件事情不存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