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821年,希腊人发动起义,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是希腊人起义的宗旨。起义首先在希腊半岛爆发,继而扩展到克里特岛、爱琴海诸岛和马其顿。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于1823年作为志愿者奔赴希腊,解囊相助,帮助组建希腊舰队,1824年病逝于希腊。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不得不依靠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帕夏出兵介入,平定希腊人的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之子易卜拉欣于1825年率埃及军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登陆,1826年攻陷雅典。1827年,英国、法国和俄国介入希腊战争,要求奥斯曼帝国在保留宗主权的前提下给予希腊自治地位。同年,英法俄联合舰队在纳瓦里诺海战中击败奥斯曼帝国和埃及联合舰队。1829年,苏丹被迫签署埃迪尔内条约,承认希腊独立,给予摩尔达维亚和瓦兰几亚(即罗马尼亚)公国以及塞尔维亚部分地区的自治权,并且将巴尔干东部地区割让给俄国。

  19世纪60—70年代,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德内哥罗、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和帖萨罗尼加诸地相继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878年,奥斯曼帝国与英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德国的代表召开柏林会议,签署条约,宣布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德内哥罗永远脱离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在延续宗主权的前提下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驻军权和行政管辖权让与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在承认奥斯曼帝国苏丹之宗主权的前提下获得自治地位。柏林条约的签署,意味着奥斯曼帝国丧失大约1/3的疆域和超过1/5的人口,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对于东南欧地区的统治濒临终结的边缘。

  至19世纪90年代,马其顿(Macedonia)和亚美尼亚(Armenia)成为奥斯曼帝国境内民族宗教矛盾的焦点。马其顿地区的人口构成极其复杂,包括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马其顿血统的东正教徒和阿尔巴尼亚、土耳其血统的穆斯林以及犹太人,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错综交织,政治倾向各异。亚美尼亚人主要分布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和南高加索地区,大都属于东正教基督徒,也有少量亚美尼亚人信奉天主教。据大致的统计,生活在安纳托利亚的亚美尼亚人约有150万人,占安纳托利亚总人口的1/10。在安纳托利亚东部,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库尔德人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1890年,亚美尼亚人创建政治组织,名为亚美尼亚革命联盟,致力于争取亚美尼亚的独立运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