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额尔登·杰拉尔(Erden Kıral),1942年生于伊斯坦布尔,1979年执导首部影片《运河》(the Canal)并入围第1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于1980年制作电影《在丰饶的大地上》(Bereketli Topraklar Üzerinde),于1982年导演电影《在哈卡卡里的季节》(A Season in Hakkari)并获得1983年第3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和国际电影报刊联合会奖,于1988年导演电影《狩猎时节》(Hunting Time)并入围1988年第38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

  在世纪之交,除老一辈电影导演之外,新生代导演也在竭力制作优秀影片,其中较为突出的有1991年玛希努尔·厄甘(女)的《夜舞之奴》、1992年奥古兹·特坎的《意见一致》、坎南·基瑞德(女)的《罗伯特的影片》和伊思艾尔·奥美甘托克(女)的《我爱你,罗莎》、1993年穆斯塔法·阿蒂欧克拉的《阳台》。2010年,赛米·卡普拉诺格鲁(Semih Kaplanoğlu,1963— )执导的影片《蜂蜜》(BaL)荣获2010年第60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一消息轰动世界。《蜂蜜》是赛米·卡普拉诺格鲁制作的“尤素夫三部曲”的压轴影片,前两部分别是2007年公映的《鸡蛋》(Yumurta)与2008年公映的《牛奶》(Sut)。《蜂蜜》因尤素夫的父亲是采蜂人而得名。农村男孩尤素夫与家人生活在密林深处,自幼性格内向,入学之后患有口吃而且成绩较差,为此遭到同学嘲笑,变得更加自卑。但是,他在课余时间可以帮助父亲采蜜,这种活动充满趣味。然而,后来父亲不幸罹难,尤素夫备受打击。《蜂蜜》拒绝借用任何配乐,全靠天籁烘托气氛,光影互动,场景自然,情节简单,人物寻常,对白简短,表现出尤素夫单纯而又忧郁的心态。《牛奶》因尤素夫常去小镇出售牛奶维持生计而得名。此时的尤素夫已是少年,患有癫痫,从农村来到伊兹密尔,面临新的生活挑战。他擅长创作诗歌,对爱情有憧憬,却为了生存被迫出售牛奶并下井挖煤。《鸡蛋》得名原因不详,因为该片很少提及鸡蛋。此时尤素夫已经成年,他来到故都伊斯坦布尔,他的诗作得以出版,他还开设旧书店。最后,他回归故里并与女友喜结良缘。从整体上看,导演赛米·卡普拉诺格鲁似乎有着浓厚的乡村情结和怀旧倾向。《蜂蜜》、《牛奶》和《鸡蛋》均以尤素夫为主角,先后讲述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生活,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社会化和城市化对人类构成的心理挑战。

  土耳其的电影节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国际电影节,每年4月17日—5月2日为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4月26日—5月9日为安卡拉国际电影节。

  六、文学成就

  如果说诗歌构成奥斯曼帝国的主要文学体裁,那么小说在土耳其共和国文坛则独领风骚。

  凯末尔革命时代与土耳其共和国初期的著名小说,或长或短,或关注民族解放运动,或探究国家发展之路,或揭露农村的阶级对立并同情农民的贫苦生活,或审视城市的贫富差距并聚焦纷繁的政治运动,主要包括1922年亚库普·卡德里的《私邸出让》、1922年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鸟》、1926年哈莉黛·埃迪普的《杀死淫妇》、1931年萨德利·埃尔泰姆的《当纺车停转的时候》、1932年亚库普·卡德里的《外人》、1936年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苍蝇的杂货铺》、1939年雷菲克·哈利特·卡莱伊的《乡土故事》、1944年雷沙特·埃尼斯的《泥土气息》、1950年马卡尔·马哈穆特的《我们的村子》,等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短篇小说比较流行,代表作家有贝基尔·耶尔德兹、菲吕赞·塞尔柱和奥斯曼·沙欣,等等。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享誉世界的小说巨擘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 ),可谓土耳其共和国文坛的领军人物。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小说《我的名字叫红》(Benim Adim Kirmizi)的作者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奖金高达1 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7万美元),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土耳其人。帕慕克在得知获奖消息后接受瑞典媒体记者提问时说:这个奖项“首先是对土耳其语言、土耳其文化、土耳其共和国的奖励,也是对我个人劳动的承认,这也是我对写小说这一伟大事业所做的一个谦卑的贡献”。迄今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已被译成四五十种语言,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出版,文学评论家更是将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誉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大文学家之一”,而他却自称不过是“伊斯坦布尔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于1952年6月7日生在土耳其共和国的伊斯坦布尔。帕慕克曾说:“伊斯坦布尔在地理上是个混合之地,土耳其国家也是。百分之六十的人保守,百分之四十的人寻求西化。两股力量争论了不下200年。这种处于东方、西方之间的悬置状态,就是土耳其的生活风貌。”[19]这一生活环境无疑对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未来的文学创作具有极大影响。然而,影响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未来创作的,不仅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古城,还有特殊的家庭背景。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父亲早年热爱文学,后为生计而成为一个建筑商,家资殷盛,使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在孩提之时衣食无忧。2006年12月8日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发表受奖演说《父亲的手提箱》时提及:“在20世纪40年代,父亲曾想当一名伊斯兰诗人,他还把瓦雷里(全名保尔·瓦雷里,Paul Valery,1871—1945年,法国著名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代表作有1890—1900年的《旧诗稿》、1917年的《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的《幻美集》,等等。笔者注)的诗歌译成土耳其语。但父亲并不愿意在贫困地区写几首无人理睬的诗歌,这不是他想要过的生活,于是放弃他的作家梦。”造就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非凡才能的因素,还包括卓越的教育经历。自19世纪60年代起,美国人在伊斯坦布尔开办只招收男生的罗伯特学院,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就是在这所学校完成中等教育,能够熟练应用英语,研读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3—1400年)、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年)、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年)等英国著名作家的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作品。23岁时,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主动中断在伊斯坦布尔的大学学业,人生航向出现转变,但是与其父亲早年的转向恰好相反,后者弃文学从事建筑,前者弃建筑从事文学。尽管如此,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读建筑学本科的经历,仍对其创作具有巨大影响,他在从事文学创作之余仍然喜好建筑和美术,经常出国欣赏艺术展览,参观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并将这种特殊观感渗透于小说之中。2008年5月他来华访问时曾参观故宫,特别关注大殿外观和顶部结构;在故宫武英殿里曾观看“中国历代绘画艺术珍品展”,其中包括南宋马远的《水图卷》、元代赵孟頫的《秀石梳林图卷》、明代徐渭的《四季花卉图轴》、清代禹之鼎的《月波吹笛图》;在北京购买71种中国古典绘画图册,其中包括《故宫藏历代画像图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清代宫廷绘画》、《唐伯虎画集》、《中国山水通鉴》、《南京博物馆藏明清花鸟画集》、《南京博物馆藏明代山水画集》、《中国历代山水画》、《中国历代仕女画》、《石涛书画全集》、《明四家画集》、《南宋四家画集》、《五代宋元山水名画》、《元四家画集》等,又感到意犹未尽,继而购买了20多轴仿古中国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