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尼西亚帝国不仅要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人斗争,而且要从事反对伊科尼乌姆的苏丹国家的斗争。拜占廷的中心向小亚细亚的转移,强化了早就存在的拜占廷-塞尔柱突厥人冲突,因为这个新国家严重地阻碍了塞尔柱人向沿海地区的发展。苏丹吉加塞丁·卡吉——库斯罗一世(Ghijaseddin Kaj——Chusraw I)通过威尼斯人从中斡旋,于1209年与拉丁皇帝订立了秘密协议。[36]而在拜占廷人一边,塞奥多利·拉斯卡利斯则与西里西亚的小亚美尼亚王利奥二世接触,后者也同样认为自己受到了伊科尼乌姆塞尔柱人的威胁。[37]为塞尔柱突厥人提供进攻新兴的希腊帝国方便的借口是拜占廷帝国以前的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他在欧洲地区流窜了很长时间后,此时来到了伊科尼乌姆宫廷。苏丹现在可以利用合法的借口掩饰其征服计划,要求塞奥多利·拉斯卡利斯放弃皇帝66权力,将之归还其岳父。在美茵德尔河上的安条克附近进行的战斗异常激烈,尼西亚帝国皇帝极为有限的武装力量是以800名拉丁雇佣兵小股部队为核心,在战斗中遭到重创。但是无论如何,他在1211年春季获得了胜利。[38]苏丹在战斗中阵亡,被废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被俘,最终在修道院里终老一生。这次胜利并没有给尼西亚帝国带来多大的领土,但是其产生的心理作用极为巨大。年轻的帝国按照拜占廷传统,跻身于反异教徒的行列并取得了胜利。

  而后,反对拉丁人的斗争重新拉开序幕。塞奥多利·拉斯卡利斯多年来就拥有自己的舰队,他一直在策划进攻君士坦丁堡。[39]但是事实上,在小亚细亚西部地区只发生过小规模的袭击,在这些军事行动中,拉丁皇帝是胜利者。1211年10月15日,亨利取得了林达库斯河战役的胜利,并进军配尔加蒙和尼姆费乌姆。[40]而发生在双方领土上的小股游击战未能产生决定性结果。双方都感到筋疲力尽,1214年底,双方在尼姆费乌姆签订了协议,确定了拜占廷帝国和拉丁帝国之间的边界。拉丁人继续占领向南直到阿德拉米提乌姆的小亚细亚西北核心区,其他方向直达塞尔柱突厥人边境的广大地区归属于尼西亚的拜占廷人,[41]这样,两个皇帝一度相互承认对方权利的存在。两方面都还不够强大,不足以战胜对手。权力的平衡和相对安定的关系由此建立起来。

  这个时期的安定使尼西亚帝国逐步富足,而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在1216年亨利去世后日益衰落。同时,拉丁人和尼西亚的拜占廷人之间保持和平。塞奥多利·拉斯卡利斯还娶尤兰德皇后的女儿玛利(Mary)为其第三房妻子,她还是拉丁帝国前两个皇帝的侄女。1219年8月,他与威尼斯驻君士坦丁堡长官签署协议,授予威尼斯人在尼西亚帝国的贸易自由权和进口免税权,如同这些威尼斯人以前在拜占廷帝国获得的特权一样。[42]他毫不犹豫地授予威尼斯总督“1/4和半个1/4罗马帝国的主人”和“专制君主”的称号,在这个正式文件中他称自己为“基督教忠诚的皇帝和罗马人[43]的领袖,及永存的皇帝科穆宁·拉斯卡利斯塞奥多利”。

  尼西亚帝国也被南斯拉夫人视为古代拜占廷帝国的传人和希腊东正教的中心。奈曼加的儿子萨瓦放弃了此前塞尔维亚教会一直服从的奥赫里德大主教,转而服从尼西亚大教长,1219年接受了尼西亚大教长授予的塞尔维亚教会独立自治主教职务。而其兄弟“首次加冕的”斯蒂芬两年前曾从罗马教会获得王冠加冕。[44]获得教会独立使新兴的塞尔维亚王国得到巨大的利益,同样对尼西亚帝国也有极大的好处。任命塞尔维亚第一位大主教的尼西亚大教长的特权地位也得到承认,在塞尔维亚独立自治教会举行的祈祷仪式中尼西亚大教长的名字被排在首位,[45]这表明尼西亚帝国威望的提高。

  尼西亚-拉丁帝国间的相互谅解的重要成果是黑海沿岸的大科穆宁王朝的崩溃。大卫·科穆宁已经成为君士坦丁堡皇帝的附庸,并在拉丁人的支持下继续从事反对尼西亚帝国君主的斗争,但是,假如他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不可能反对尼西亚皇帝。1214年,塞奥多利·拉斯卡利斯吞并了大卫占领的西诺配以西全部地区,以及伊拉克雷亚和阿马斯特利斯,这样就确立了其在黑海南岸地区的地位。塞尔柱突厥人对尼西亚帝国日益增长的实力感到不安,因此出面干预。他们占领了西诺配,俘获皇帝阿莱克修斯·科穆宁,而后将他重新扶持为特拉比仲德皇帝。但作为伊科尼乌姆苏丹的附庸,[46]特拉比仲德帝国因而被挤压为一条狭长地带,而后其西部又被占领了西诺配的塞尔柱突厥人分割,被排挤出小亚细亚。特拉比仲德帝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身的确具有突出的历史趣味性,但是这个无足轻重的偏远帝国对拜占廷帝国总的发展没有任何更大的影响。它在250年间一直孤立存在,与恢复君士坦丁堡的斗争毫无关系,对重整拜占廷帝国河山也无联系,它一直存在到拜占廷帝国灭亡以后数年。[47]

  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则发挥了更为重要的影响。[48]精力充沛、精明强干的米哈伊尔·安苴利曾经控制了第拉修姆到科林斯地峡的整个地区,他在这个继续保持拜占廷帝国先前管理体制的地区实行严厉的军事控制。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包括伊庇鲁斯、阿卡纳尼亚和埃托利亚地区,它作为独立的拜占廷君主国与东方的塞萨洛尼基拉丁人王国相对立,在亚得里亚海方向与威尼斯人对立,在北方和东北方则比邻斯拉夫人。如同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帝国一样,巴尔干半岛的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成为保存拜占廷文化的中心和政治复兴的据点。它也像尼西亚那里发生的情况一样,政治发展和内部稳定时期之后,紧接着是胜利扩张的时代。这两个希腊中心最终关注的目标是重新收复君士坦丁堡并恢复拜占廷帝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