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拉丁统治时期也在拜占廷帝国政治体制上留下了深刻的伤痕,这是收复首都也不能修复的。君士坦丁堡这个帝国的心脏就建立在四面受敌的残破衰败的躯体上。意大利航海共和国控制着拜占廷各水域的航道,他们的商业殖民区遍布整个帝国各地,东地中海上的大部分岛屿也臣服于他们。希腊仍然处于法兰克人统治之下,甚至在希腊人指导下的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连同塞萨利地区都选择了拒绝承认与君士坦丁堡统一的计划,坚持对拜占廷帝国采取敌视态度。巴尔干半岛北部被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两个斯拉夫人国家所控制,他们在抵制拜占廷帝国中崛起。这两个国家都不具备发动大规模反拜占廷帝国军事行动的能力,但是他们都随时准备支持西方人领导的反拜占廷帝国的任何行动。在西方,复兴的拜占廷帝国同样不得不面对所有对复兴拉丁帝国感兴趣的势力。因此,对拜占廷帝国的进攻可以说一触即发。西方和巴尔干半岛那些敌视拜占廷帝国的势力结成了联盟,这很可能就决定着这个刚刚恢复的帝国的命运。如此险恶的形势,只能依靠娴熟精明的外交计策方可化解,很幸运,米哈伊尔八世恰恰长于外交计谋。

  米哈伊尔八世·帕列奥列格的使命是双重的,即通过外交途径对付西方的进攻计划,以及通过消灭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和希腊的拉丁人统治残余势力来恢复拜占廷人在其以前领土上的权威。后一个使命的成功取决于前一个使命的成功。[81]拉丁人反对拜占廷帝国的基地是西西里岛。在最初曼弗雷德和后来安茹的查理统治该岛时期,正相当于米哈伊尔八世统治的整个时期,其外交政策主要是集中处理与西西里王国的关系。而西西里人只有在教皇的支持下才能着手积极进行其征服计划,因此,米哈伊尔八世的主要目的始终是阻止西西里王国与罗马之间结成同盟。只要曼弗雷德统治西西里,这就是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最初阶段,罗马对重新恢复的拜占廷帝国确实采取了否定态度,教皇不能允许罗马教会失去对君士坦丁堡教会控制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能接受持分离381立场的希腊帝国取代拉丁帝国的事实。乌尔班四世(Urban IV,1261~1264年在位)一开始就从道义上支持希腊的法兰克人反对拜占廷帝国的斗争,并开除了不愿意断绝与拜占廷帝国皇帝同盟关系的热那亚人的教籍。但是,罗马长期以来对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厌恶使教廷一直没有与曼弗雷德建立联盟。乌尔班四世根本没有支持曼弗雷德征服拜占廷人的计划,相反却积极设法结束霍亨斯陶芬王朝在南意大利地区的统治,他将西西里王国给了安茹的查理,后者是法国国王的兄弟。米哈伊尔八世抓住霍亨斯陶芬王朝和教廷之间的矛盾,利用这个机会接近教皇,提出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两大教会联合的建议,用这个拜占廷人惯用的诱饵说服了教皇。[82]

  米哈伊尔八世努力改善巴尔干半岛局势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因此,帝国被迫分散军队力量在几个战场作战。起初,帝国的形势似乎非常好,因为希腊的法兰克人自从维利哈顿家族的威廉在配拉格尼亚战役被俘后就一蹶不振。这样,米哈伊尔八世就能够按照他自己的意愿确定协议条款,并于1261年底之前释放威廉作为君主回阿凯亚。威廉二世向拜占廷皇帝宣誓效忠,接受了后者封授的“大管家”头衔,被迫将蒙农瓦西亚、米斯特拉、迈纳和伊拉克翁等地区归还拜占廷帝国。[83]然而,联盟是短命的。教皇解除了维利哈顿在君士坦丁堡对皇帝的誓言,因为两大教会间的重新统一并没有开始。他还得到了威尼斯这个刚刚复兴的拜占廷帝国的死对头的积极支持,威尼斯人的利益似乎由于他们一手创立的拉丁帝国的垮台和拜占廷帝国与热那亚之间的协议而受到严重威胁。战争由此爆发,米哈伊尔立即派遣了一支包括5000名塞尔柱突厥士兵在内的强大军队,在其弟弟“头等大贵族”君士坦丁的率领下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君士坦丁开启的战事以拜占廷人速战速决的进攻胜利结束。与此同时,拜占廷-热那亚联合舰队袭击了拉丁人占据的海岛。伊庇鲁斯和保加利亚地区也爆发了战事。米哈伊尔八世干预保加利亚内乱,趁机于1260年和1262年占领了黑海西岸重要港口城市安恰鲁斯和迈森不里亚,设法将其陆上势力范围向保加利亚地区做了大幅度的扩张。但是,在伊庇鲁斯地区,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功臣阿莱克修斯·斯特拉特格布鲁斯却因为军事指挥才能平庸,于1260和1262年只取得了一般的战绩。而皇帝的兄弟约翰·帕列奥列格专制君主却于1264年夏季取得了重大胜利,迫使伊庇鲁斯专制君主米哈伊尔二世签订和约,并承认帝国的宗主权。米哈伊尔二世之子尼基弗鲁斯一世专制君主曾经与塞奥多利二世·拉斯卡利斯的女儿正式结婚,此时则娶了米哈伊尔八世的侄女为妻。[84]

  但是,拜占廷人在南希腊地区取得最初成功之后,战事出现了不利的变化。战争长期拖延,财政资源枯竭,一直得不到军饷的土耳其雇佣兵转而投向法兰克人。1264年,[85]拜占廷人在马克里-普拉吉遭到严重失败,他们被迫撤退,而帝国的盟友们也在海上遭到打击。1263年春季,热那亚舰队在那波利湾的塞特波兹被威尼斯人击溃。这次失败使皇帝改变了其对意大利航海共和国的政策。帝国作为热那亚的盟友,必须承担沉重的开支,却不能得到预期的利益,因此,皇帝被迫恶化与热那亚的关系,遣退热那亚船只,开始与更为强大的威尼斯航海共和国谈判。1265年6月18日,双方签署了授予威尼斯人在帝国拥有更多特权的协议。但是,与热那亚关系的破裂也只是暂时的。当乌云在西方海面聚集起来时,当威尼斯缓慢地批准了协议时,米哈伊尔八世再度转向热那亚人。1266年,再度被威尼斯人打败的热那亚,欣然同意接受皇帝提供的贸易特权。这次授予的特权包括其在帝国的自由贸易权和1267年在“黄金角湾”一侧的君士坦丁堡郊区建立加拉大商业特区。他们一直定居在这里,直到土耳其人征服,并将加拉大特区迅速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区。热那亚重返君士坦丁堡结束了威尼斯的优势地位。1268年4月4日,拜占廷-威尼斯商业协议正式获得批准,但是其中关于驱逐热那亚人的条款被略而不提。[86]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协议最初的有效期只有5年。威尼斯采用了一种新的条约体系,即用一个小的注释就可以废除整个条约。以前设法达成的协议大多是约束拜占廷帝国只能支持一个航海共和国,同时反对另一个,而这个同时与热那亚和威尼斯达成的协定却具有突出的好处:它降低了使热那亚或威尼斯与拜占廷帝国敌人建立同盟的危险,同时使皇帝得以进一步利用各个意大利航海共和国之间的矛盾斗争,挑动他们相互较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