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节 内战时期:塞尔维亚主宰巴尔干半岛

  老安德罗尼库斯和小安德罗尼库斯之间的争吵开启了一连串内战,加速了拜占廷帝国内部的瓦解。这场王朝家族内的较量开始了一个内部严重危机的时期,耗尽了帝国的实力,最终使它无法抵抗土耳其人和塞尔维亚人的扩张。这场祖父与孙子间的冲突纯粹始于个人的原因。安德罗尼库斯三世是米哈伊尔九世的长子,英俊潇洒,相貌堂堂,仪表不凡,天资聪慧,一度深为老皇帝喜爱。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加冕为共治皇帝,被认为是地位仅在其父之下的第二皇帝继承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孙之间相互的恶感频生。小安德罗尼库斯举止轻浮鲁莽,放纵奢侈,且挥霍无度,这只是在考验着严肃的老皇帝的耐心,而年轻的皇太子却得到对其宠爱有加的父亲的袒护,老爷爷对他的厌恶之心与日俱增。其恋爱事件的不幸结果导致了祖孙之间关系的破裂。小安德罗尼库斯的随从设计刺杀了他们主子的情敌,后来发现这个情敌竟然是他的弟弟曼努埃尔,而他们悲剧性地误杀了他。这个可怕的消息加速了当时病重在床的米哈伊尔九世的死亡,1320年10月12日,后者死于塞萨洛尼基。老皇帝异常愤怒,决定将这个不肖孙子开除出皇帝继承人的行列。

  图66 塞浦路斯的圣母复活教堂穹顶上绘制的圣母子壁画,完成于1192年,集中体现出科穆宁王朝晚期君士坦丁堡的审美倾向,该教堂保存的壁画是这一时期艺术特色的典型代表 但是,小安德罗尼库斯拥有许多支持者,特别是在拜占廷年轻的贵族中,人望甚高,不得人心的老皇帝遭到年轻而富有的大贵族、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的密友约翰·坎塔库震努斯为领袖的强大势力的反对,反对者中还包括野心勃勃的冒险家西尔吉安尼斯(Syrgiannes),他的父系具有库曼人血统,他通过母亲的家族成为皇家的亲戚。[97]在这次反叛中发挥领导作用的人物还有塞奥多利·西纳迪努斯(Theodore Synadenus)和爆发户阿莱克修斯·阿坡考库斯(Alexius Apocaucus),他们两人都掌握着色雷斯和马其顿地区的重要军事指图66塞浦路斯的圣母复活教堂穹顶上绘制的圣母子壁画,完成于1192年,集中体现出科穆宁王朝晚期君士坦丁堡的审美倾向,该教堂保存的壁画是这一时期艺术特色的典型代表挥权。西尔吉安尼斯和坎塔库震努斯均通过支付大笔金钱确保他们自己在色雷斯地区的总督官职。帕列奥列格王朝时期,买官鬻爵的弊端在整个帝国流行,甚至思想开明的首相塞奥多利·迈托奇特斯似乎也赞同、默许这种行为。在此情况下,就必然以牺牲政府为昂贵的代价,因此,西尔吉安尼斯和坎塔库震努斯利用他们刚刚获得的行政管辖区作为组织反叛的中心。拜占廷大贵族们利用赋税负担过于沉重省区的不满情绪,发动起反对君士坦丁堡政府的强大运动。1321年复活节,安德罗尼库斯三世逃离首都,加入其朋友们在亚得里亚堡附近组织的起义军部队。在日益迫近的斗争中,他占据着压倒老皇帝的心理优势,因为后者的统治造成了帝国丢城失地,破败贫穷。安德罗尼库斯二世迫于国家财政所需,不得不强制恢复经济紧缩政策和措施,这一步骤对帝国民众几乎毫无好处可言。但是,安德罗尼库斯三世更没有任何责任感,他始终充满自信,夸下漫天海口,说得天花乱坠,到处许愿,随意采取迷惑人心的任何计划。为了收买支持者,他极为慷慨地赠送土地,封授特权,据说,他甚至免除了色雷斯地区的全部税赋和其他义务。[98]这样的措施对内战的结果影响至关重要,比反对派的军事力量具有更大作用,色雷斯地区的民众支持慷慨的小皇帝就毫不奇怪了。当其军队在西尔吉安尼斯指挥下开始挺进君士坦丁堡时,在首都为起义军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的老皇帝慌忙提出缔结和约。

  根据和约,安德罗尼库斯三世获得了色雷斯和马其顿的一些地区,他早就将这些地区赏赐给了他的支持者,其他领土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仍然由老皇帝控制。这样,帝国领土就被全部分裂了,尽管这样的措施稍早前根本不能被拜占廷人所接受(参见第409页)。为了维持对外事务上的表面统一,安德罗尼库斯二世为自己保留了对外应付列强的权利。但是,这个原则很快就被抛弃了,两个皇帝都在推行各自的外交政策,形式多样,甚至采取反对对手的措施。和平并未维持多久,1322年,内战再度爆发。陆军司令西尔吉安尼斯和战区司令坎塔库震努斯之间的冲突,造成小安德罗尼库斯阵营的分裂。由于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站到了他的朋友坎塔库震努斯一边,致使一直是整个反叛斗争真正领袖的西尔吉安尼斯就投靠了老皇帝,在后者的军队中指挥反对其先前主子和保护人的斗争。整个帝国同情支持小安德罗尼库斯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君士坦丁堡郊区附近几个城镇归附小安德罗尼库斯,老皇帝再度放弃内战,提议和谈,并在先前的和约基础上达成新的协议。此后出现了时间稍长一些的和平时期,1325年2月2日,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由其祖父加冕为共治皇帝。尽管这次内战并没有出现激烈战斗就结束了,但是,其对内政外交的恶劣影响却相当严重。由于双方的敌对行动,农业特别是色雷斯地区的农业生产因为持续的军事调动而被迫中断,各地正常的经济生活都陷于停滞状态。中央政府的权力,甚至在那些根据和约归属老皇帝的地区都完全得不到保证。塞萨洛尼基总督、安德罗尼库斯二世的侄子和首相塞奥多利·迈托奇特斯[99]的女婿“上等大贵族”约翰·帕列奥列格(John Palaeologus)决定脱离帝国。他的计划得到首相的两个儿子的支持,他们控制着斯特鲁米卡和迈尔尼克两地。当约翰·帕列奥列格向其女婿、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迪康司基(Stephen Decanski)求援,并亲自前往其斯克普杰的宫廷时,形势就变得异常危险。在这危急关头,帝国政府匆忙让步,封授其恺撒称号,但是,他于1327年到达塞尔维亚人宫廷后不久即去世了。在小亚细亚地区,土耳其人继续进行征服活动,布鲁萨被围困陷入大饥荒,被迫于1326年4月6日[100]向奥斯曼(othman)的儿子奥康(Orchan)投降,后者将这个城市当作其首都,后来当作奥斯曼的墓地。因此,它被奥斯曼王朝视为圣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