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帝国在塞萨利和伊庇鲁斯取得了最伟大的胜利。极为强大的塞萨利君主斯蒂芬·加伯利埃罗布鲁斯·麦利森努斯(Stephen Gabrielopulus Melis-senus)于1333年去世后,该国便陷入了完全的混乱。塞萨洛尼基的帝国总督约翰·蒙诺马赫斯立即出兵干涉,皇帝本人也紧接着出兵,很快,塞萨利北部地区直到加泰隆人边境都被合并到拜占廷帝国领土中。甚至迁徙到塞萨利北部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各部落虽然能始终保持其独立自治,[108]但此时也向皇帝表示臣服。伊庇鲁斯专制君主约翰·奥尔西尼(John Orsini,1323~1335年在位)曾打算夺取塞萨利西部地区,此时遭到驱逐,被迫撤出这一地区。由于收复了塞萨利地区,伊庇鲁斯问题就上升到头等重要的位置。因为该国内乱不断,争权夺利的斗争长期未决,同时邻近的强国持续入侵,故整个伊庇鲁斯领土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无能的专制君主的最终倒台只是个迟早的问题。首都阿尔塔亲拜占廷党人的胜利加速了其灭亡。专制君主约翰被其妻子、女专制君主安娜和她的儿子尼基弗鲁斯二世毒死,后两者控制了政府,随即开始与拜占廷皇帝谈判。安德罗尼库斯和坎塔库震努斯亲自率领强大军队穿越塞萨利地区,这支军队的核心力量是由土耳其部队构成的,他们在镇压了阿尔巴尼亚爆发的起义后,挺进伊庇鲁斯,并于1337年接受了专制君主的投降。这样,拜占廷帝国未经流血就吞并了伊庇鲁斯和阿卡纳尼亚。女专制君主安娜完全打错了算盘:她原以为只要承认了拜占廷帝国的宗主权,她就可以继续以她和其子的名义统治这个国家,但是皇帝不想保留专制君主的旧王朝,因为它与伊庇鲁斯的独立传统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该地区的统治管理被委任给帝国总督“首席大将军”西纳迪努斯,而安娜和尼基弗鲁斯则被迫迁居到塞萨洛尼基,他们在这里被赐予房宅和土地。

  与此同时,一直觊觎伊庇鲁斯的西方列强千方百计想要剥夺拜占廷帝国如此轻易就取得的一切胜利。他们利用小尼基弗鲁斯作为反对帕列奥列格王朝的工具。当时统治阿凯亚公国的君主、拥有拉丁帝国皇后称号的瓦洛伊斯的凯瑟琳策划了一起阴谋,她和第拉修姆的安戈文王朝总督策动了支持被废专制君主尼基弗鲁斯的反叛起义。尼基弗鲁斯在阿尔塔被拥立为王,而帝国总督“首席大将军”西纳迪努斯则被投入监狱。但是,只有几个城市参与了这场运动,该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忠实于希腊皇帝,当安德罗尼库斯和坎塔库震努斯率领一小股军队于1340年初[109]出现在该地区时,起义立即土崩瓦解。尼基弗鲁斯重新被软禁在塞萨洛尼基,被迫接受封赐给他的“显赫大贵族”的称号和特权,他还与坎塔库震努斯的女儿订婚,以替代他已经失去的王室头衔。约翰·安苴利被任命为伊庇鲁斯的总督,以表彰他镇压起义的功绩,而西纳迪努斯则被任命为塞萨洛尼基总督。看起来,1204年,拜占廷帝国垮台最严重的一个后果此时好像已经最终完全消除了。尽管希腊地区还存在几个拉丁人的公国,但是在巴尔干半岛地区却再也不存在任何希腊人的独立国家了,它们此时全都被合并到拜占廷帝国,成为它的省区。坎塔库震努斯以极为夸张的语言赞扬这一胜利,认为它是前任政府千方百计努力但始终未能取得的胜利。[110]

  然而,这个成就并非拜占廷帝国内在凝聚力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这些独立分离小国自身内部的瓦解造成的。这些小国一度能够抗拒米哈伊尔八世的强制统一权力,此时却未经斗争地臣服于衰弱的帝国了。但拜占廷人注定不能长久地享有其胜利果实。事实上,这是一场败局,正当这些丧失的领土刚刚被拜占廷帝国收复之际,塞尔维亚人的扩张势头就转向了这个地区。斯蒂芬·杜珊在此后数年占领了阿尔巴尼亚领土,不久后,伊庇鲁斯和塞萨利地区也落入这个伟大的塞尔维亚国王手中(参见第440页),而后他再度侵入拜占廷帝国领土。如果在某些有利的形势中,拜占廷帝国尚可通过精明的政治手段和狡猾的外交计策赢得一定程度的胜利,但是很显然,它已经没有能力稍微长久一些地保持住其胜利的成果。帝国已经很难从该世纪20年代的内战中恢复元气,再也没有能力担负起国家的职责,并进而抵抗外敌。假定不能抵抗住塞尔维亚人和奥斯曼人军队的话,那么至少能够镇压衰弱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就要灭亡了。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的统治只不过是帝国内战期间出现的一次喘息阶段。他去世后,新的内战再度爆发,使整个国家陷入了远比20年代大混乱更加血腥而致命的大动乱之中,其结果也更加严重。从这次内战以后,帝国就再也恢复不过来了。

  1341年6月15日,安德罗尼库斯三世去世,当时,其子约翰五世刚刚9岁。[111]安德罗尼库斯三世在世期间,就一直担负政府真正领导责任的首相约翰·坎塔库震努斯,作为已故皇帝最亲近的密友担任摄政王。他遭到以皇帝遗孀萨伏伊的安娜皇后和大教长约翰·卡莱卡斯的反对。坎塔库震努斯最危险的敌人是其以前狡诈的支持者阿莱克修斯·阿坡考库斯,后者在前次内战中作为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的支持者脱颖而出,后来得到坎塔库震努斯的提携,平步青云,聚敛了大量财富。拜占廷帝国的首都,此时却充满了宫廷阴谋诡计和对立各派的政治角逐。不久前它就已经被迫应付外部出现的危险:土耳其人洗劫了色雷斯沿海地区;塞尔维亚人再度入侵,直抵塞萨洛尼基;保加利亚人也威胁发动战争。坎塔库震努斯靠他私人的钱财组建起军队以应付所有这些帝国的敌人,很快就设法实现了和平,他甚至看到了加强帝国在希腊地区势力的可能性。阿凯亚的封建领主派遣了一个使节去见首相,声称他们已经准备好接受拜占廷帝国的宗主权。因为当时这个国家已经陷入混乱,法国男爵倾向于臣服拜占廷皇帝,并拒绝服从佛罗伦萨的阿克西亚乔利金融家族代表的统治当局,后者也是刚刚取得了代表拥有拉丁帝国皇后称号的凯瑟琳统治这个公国的权力。坎塔库震努斯抱着极高的期望,他在一次战争会议上声称:“如果我们在上帝的帮助下成功地将生活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丁人收归到帝国控制下,那么我们就会让阿提卡和伯埃奥提亚的加泰隆人或自愿或被迫地知道我们是谁了!而罗马人的势力就会像以前一样从伯罗奔尼撒半岛伸展到拜占廷城,那样的话,我们很显然就将可以轻易地向塞尔维亚人和我们周围的其他野蛮人讨还公道,以雪他们长期以来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112]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