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399年12月10日,曼努埃尔二世启程,布希考特一路陪同。[232]他首先访问了威尼斯和几个意大利城市,之后前往巴黎,由此再去伦敦。每到一地,他都受到隆重接待,其访问的每个细节,以及他表现出的尊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出访引起西方无限的遐想和极大的同情,这些都清楚地表现在当时一位英国学者和历史学家怜悯的语句中,他写到:“我心中暗想这是何等残忍的事情,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基督教君主由于受到异教徒的威胁,被迫出访遥远的西方海岛,以求获得抵抗他们的援助。我的上帝!古代罗马的光荣呀,你在哪里啊?今天,你的帝国的显赫和尊严尽失,你是不是确实就像耶利米的话所说,‘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谁能想到你竟沦落到如此可悲的地步,谁能相信一度在至尊显赫王位上统治整个世界的你,现在竟无丝毫能力帮助基督教信仰!”[233]从文化的观点看,皇帝及其随从对西欧各中心的访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密切文艺复兴初期拜占廷帝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但是从现实形势看,曼努埃尔二世的访问和求援呼吁收效甚微,因为他除了得到空洞的允诺外什么也没得到,而这些允诺后来都没有实现。他远离自己的帝国相当长时间,长得令人吃惊。在此期间,其对手约翰七世随心所欲地统治帝国,越来越倚赖苏丹。看起来,曼努埃尔二世好像无颜见家乡父老,因为他在巴黎终止了行程,并在那里一呆就是将近两年,他无法解释没有获得任何援助的原因。但是,巴耶扎德的军队被帖木儿(Timur)统率的蒙古大军击溃,拜占廷帝国摆脱土耳其人统治的消息传来时,事情发生了变化。

  帖木儿是自成吉思汗时代以后最强大的君主,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他来自土耳其斯坦的一个土耳其小贵族家庭,经过长期残酷的战斗,他实现了其重建成吉思汗(Jenghis Khan)庞大帝国的目标。[234]当他征服中亚和俄罗斯南部的金帐汗国时,于1398年发动了大规模对印度的远征,而后横扫了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地区,最后攻击了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帝国。其进行的战争具有最残暴的抢劫破坏性质,其军队所到之处,必定要将该地夷为平地,化作一片荒漠。“那里既无犬吠,也无鸟鸣,更不闻孩童的啼哭之声”。[235]这个不可抗拒的世界主宰此时粉碎了巴耶扎德的军队。1402年7月28日,[236]经过漫长而惨烈的战斗,帖木儿全歼奥斯曼军队。伟大的苏丹也落入胜利者手中,并作为蒙古战俘被杀。但是,帖木儿却于1403年春季撤出小亚细亚,两年后,年迈的征服者在远征中国期间去世。[237]其对小亚细亚地区事务的粗暴干涉极为短暂,但却造成了最深刻的结果。他打垮了奥斯曼人的势力,在此过程中,也将拜占廷帝国残存的时间延长了半个世纪。

  被击败的奥斯曼帝国陷入了极度的混乱,[238]但是,拜占廷帝国的内部力量如此衰弱,以至于它根本不能利用这一有利的喘息时机重新恢复自己的实力。即便东方的形势发生了彻底改变,而且其本身已经使拜占廷帝国的危机大为缓解,它仍然无所作为。巴耶扎德的长子苏莱曼以欧洲一侧的领土为根据地,与其占据小亚细亚地区的兄弟们开战。他于1403年[239]与拜占廷帝国签订条约,还与塞尔维亚专制君主斯蒂芬·拉扎里维奇,[240]以及威尼斯、热那亚和罗德斯等航海共和国订立条约。拜占廷帝国重新收复了塞萨洛尼基和极为重要的爱琴海、黑海沿岸的狭长地区,并被免除了向土耳其人缴纳贡品的义务。[241]另一方面,与苏莱曼结为联盟意味着,拜占廷人将卷入土耳其敌对势力争夺苏丹宝座的内部斗争,塞尔维亚各王公同样也卷入了这场对巴尔干半岛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极大的冲突。1411年,苏莱曼被其弟弟穆萨击败,其垮台使帝国面临新的威胁和严重危机。穆萨对苏莱曼的盟友进行了无情的报复,开始围困君士坦丁堡。然而,穆罕默德却成为这场奥斯曼王公之间较量的胜利者。在皇帝曼努埃尔和塞尔维亚专制君主斯蒂芬·拉扎里维奇的支持下,他于1413年击溃穆萨,夺取了奥斯曼帝国的最高权力,成为苏丹。这场内战结束,一度严重威胁奥斯曼帝国的危机消除了,复兴穆斯林势力的道路打开了。穆罕默德一世(Muhammed I,1413~1421年在位)首先集中精力强化其帝国的内部团结,加强其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地位。他继续维持与拜占廷皇帝达成的友谊,在其统治期间,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事实上一直没有受到破坏。

  拜占廷帝国相当笃信苏丹的友谊,以至于在穆罕默德一世登基后不久,曼努埃尔二世就感到可以放心大胆地离开首都远行了。他先在塞萨洛尼基逗留了一些时间,而后于1415年春季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这里在米斯特拉专制君主的治理下繁荣昌盛,与日益衰败的首都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个城市即便在外敌入侵的压力大为削弱的情况下也继续萎缩。正是在米斯特拉,人文主义者乔治·基米斯图斯·普莱顿希望目睹了其理想中的社会成为现实:他梦想着希腊文化在希腊南部地区重获新生,他推动以柏拉图理想国为蓝本的新社会的建立。这个新柏拉图主义政治家在致皇帝和米斯特拉专制君主的许多信中,还提出了关于减轻赋税和建立国家军队,以取代雇佣兵的具体建议。[242]正是在拜占廷帝国崩溃灭亡的前夕,在这个拜占廷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地区,希腊文化存续着,获得发展并建立起新的政治有机体。莫利亚专制君主国成为希腊生活的根据地,这种生活不仅在此扎根,而且似乎有所扩张。为了保卫这个珍贵的领地,皇帝在科林斯地峡修建了漫长而坚固的城墙,命名为“长城”。曼努埃尔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巡访,还对该地区内部事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因为他的到来有助于继续保持遏制地方大贵族的分离倾向,促使当地对中央政府权威更为尊敬。1416年3月,皇帝离开伯罗奔尼撒半岛,其地位被其长子约翰接替,后者紧接着经由塞萨洛尼基来到莫利亚,以便帮助其弟弟塞奥多利二世专制君主强化该小国的管理。[243]在约翰的指挥下,拜占廷军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征讨阿凯亚拉丁人的战争。森图里奥尼·扎卡利亚君主丧失了其大部分领土,只是由于威尼斯的干预才延缓了其权力的最后瓦解。[244]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