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宫之后的打鱼哥目瞪口呆。他看到皇宫内外金碧辉煌,饰满了自己熟悉的、从海底采上来的珍珠、玳瑁。而此时的刘已经不问国事,将内外事务全部交给龚澄枢(也是把自己阉了的)一手打理,自己则日夜和一个又黑又胖的波斯女子厮混,刘对这个女子的称呼是“媚猪”。而且当权的宦官们还引进一个名叫“樊胡子”的女巫,自称玉皇大帝附身,称刘为“太子皇帝”,经常头戴远游冠,身着紫霞裙,坐在帐幕之中发表演讲,并且告诉刘:龚澄枢等一干人等是老天爷派来辅佐你的,就算是有罪也不能过问。除此之外还告诉刘:“你这皇帝当得很好,因为南汉祥瑞不断,譬如宫中突然生出过灵芝,野兽撞到内室的门上,羊嘴里吐出珍珠(还好不是狗嘴里吐出象牙),水井边的石头居然突然能够走动——这恐怕都是你治国有方,上天给你的奖励啊。”

  打鱼哥见到这一切的时候无比失望,他怀着为民造福的理想成了一名宦官,却不料宫廷内混乱成这个样子,于是渐渐消沉,后来见到宫廷花园多种葵花,便借物抒情,趁闲暇写出了一本散文集《葵花宝典》,多年后被南下西洋途经广州的郑和得到并改编成武侠秘籍,之后流入江湖,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再之后被华山派气剑两宗的祖师偷阅,从而引发了华山剑宗、气宗之争;此后不久更是发生了林远图偷窥残篇而著《辟邪剑谱》以及魔教十长老围攻华山的故事,令狐冲、任盈盈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随之展开——当然若想知道更完整的情节,需要翻阅金庸先生所著《笑傲江湖》。

  开宝元年(968)九月看完道州刺史王继勋的上书之后的赵匡胤,脑中时常浮现出的场景,就是这样一幅《打鱼哥奋斗史》。

  从这个略显单薄的故事里,也可以略窥南汉目前国内的情景之一斑:税赋沉重,君主无道,宦官当权,百姓如置身火坑。

  史载太祖每念至此,都会深深地叹口气,发自肺腑地说:“吾当救此一方之民!”

  时间到了开宝三年(970),从太原无功而返的赵匡胤休息了一年多,解救南汉百姓的问题就开始提上日程了。

  当然,无论接下来刘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本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原则,我们都需要顺着赵匡胤的思维,一起了解一下刘和他的先人们的故事。

  刘的祖先其实是来自大食的商人,所以岭南刘氏皇族身上一直流着中东的血,这点到后来还会得到体现。到了刘的曾祖刘谦这一辈,已经定居在福建,后迁居岭南,继续做点小生意。考虑到两百多年后的北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在罗浮山下将荔枝吃了个饱,随后写下著名的《惠州一绝》,里面有两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刘谦虽然不可能是因为广东的荔枝好吃而搬家,但很可能迁居之后做上了卖荔枝的生意;然而荔枝虽然好吃,却很容易烂掉,那时候杨贵妃已经死去很多年,唐朝朝廷里面没有再出一个肯让地方上天天派人不远千里送荔枝的妃子,所以刘谦很快发现这生意赚不到大钱,转而从政,当上了广州一名级别甚低的牙将。

  不过好运气很快就降临了,因为刘谦官职虽小,做事却很认真,得到时任南海节度使的唐朝宰相韦宙的赏识,并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怕现在在单位混得不好,但只要上司还有女儿侄女什么的,你就一定要好好表现。你看刘谦,攀上这门亲事之后,干事更起劲了,很快以军功任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贺江镇遏使,负责守御梧(今广西梧州)、桂(今桂林)以西地区。

  刘谦死后,长子刘隐继任为封州刺史。唐天祐二年(905),刘隐重赂朱温,除了大量银子,还三天两头快马加鞭送点海鲜、荔枝什么的给朱温,老头此时正在勾搭儿媳,心想这孩子可比我儿子孝顺多了,于是任命刘隐为南海节度使,弟刘岩为副使。

  不过此时刘隐虽然官职大了,可是实际控制力有限,辖区内有交州(今越南河内)、桂州、邕州(今广西南宁)、韶州(今属广东)等70余寨都被别人占着,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刘隐带兵四面出击并获得若干小胜,此时刘隐决定再攻韶州,刘岩认为不宜直攻而可以计取,刘隐不听,结果大败而回,此后刘隐就把军事交给刘岩掌管,到了后梁乾化元年(911)三月,刘隐病逝,刘岩袭位。

  刘岩虽然是刘隐的弟弟,却不是一个妈生的,刘岩的母亲是刘谦的一个段氏小妾,出生时,刘隐生母韦氏(韦宙的女儿)担心被夺宠,让人偷把刘岩抱过来,准备拿剑砍死,却不料刚刚举起剑来,却一阵头晕,宝剑落地。于是小刘岩幸运地活了下来,长大后一副富贵相,手垂过膝,跟刘备有得一拼。

  不过跟刘备不同的是,刘备是有事没事喜欢自己哭几下,刘岩却是有事没事喜欢让别人哭几下,酷爱杀人的刘岩发明了种种刑罚,包括炮烙、刳剔、截舌、灌鼻等,每当看到杀人刘都会喜不自胜,浑身颤抖,口水横流,史载“一方之民,若据炉炭”。

  不过刘岩虽然残暴,打仗却是厉害,先后南征北战削平诸寨,势力逐渐扩大。到了后梁贞明三年(917),趁着中原混乱,刘岩觉得自己也是个人才,没必要再供着中原朝廷,称“今中国纷纷,孰为天子,安能梯航万里,远事伪庭乎?”于是称帝于番禺(今广州),国号“大越”,随后还托人说媒娶了湖南马殷的女儿,立为皇后,相当于是与马楚建立了外交关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