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宋人龙衮所著的《江南野史》中,李煜对将士们的发言是这样的:“今日王师见讨,孤当躬擐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如其不获,乃聚室自焚,终不做他国之鬼!”

  不过在徒步看来,这段铿锵有力的誓言并不符合李煜一贯的作风,让笃信佛教已经多年的李煜说出聚室自焚的话也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在《江南野史》中,当赵匡胤听到这句豪言壮语的时候甚是不以为然,评价说 “此措大儿语耳,徒有其口,必无其志”,讥笑李煜的所谓豪言不过是穷酸书生说的大话罢了。(“措大”,是当时对贫穷落魄的读书人的称呼。)

  据我考证,战前动员会的李煜面对将士们只做了如下的陈词,史称《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他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于是众人坚守的信心倍增。

  其实这并不是一场很有悬念的战争。

  虽然从军队的数量上来看,10万宋军的兵力相对南唐数量在20至30万的守军处于劣势,但不妨做如下对比。

  交战双方的最高领导人:一边是征战多年、运筹帷幄的赵匡胤,一边是念佛多年、不出深宫的李煜。

  两支即将正面相遇的军队:北宋禁军十年间南征北战,平定四国之地;南唐军久疏战阵,距离最近一次打胜仗已有23年之久(951年攻打马楚)。

  军队统帅:北宋方面,是昔日率军从水路杀入后蜀,秋毫不犯的曹彬,还有面对刘的大象军都面不改色的都监潘美;而南唐,则在两年前被李煜斩杀了大将林仁肇,剩下的最高统帅是皇甫继勋和朱令赟,他们很快就会在舞台上登场,也很快会在舞台上落幕。

  当曹彬迎着朝阳从汴京率军出发的时候,接下来即将上演的大戏其实已经有了完整的结局,只是遥远的李煜,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图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