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47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朱之瑜在南京读书两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松江府地区和老师读书学习的。在松江地区,复兴党生产的蒸汽机在纺织行业的普及状况非常良好。只不过,因为这些机械都是在纺织工厂内的,而纺织工厂里的女工很多,所以朱之瑜在松江生活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对于蒸汽机却仍旧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

  因为相对繁荣的商品经济,明末中国人从上到下,从读书人到普通老百姓,整体上思想都比较开明。特别是江南地区的读书人,他们对于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具体的设备技术一点也不排斥。明朝中晚期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的西方传教士,甚至需要用先进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吸引读书人,以此作为他们传播宗教的敲门砖。

  在这一点上,明朝人做的确实要比清朝人好的多了。

  出身封建官僚家庭的朱之瑜受江南地区的重商思想的影响,对于一切能够促进生产的技术都持支持态度。所以,有了能够近距离接触蒸汽机的机会,朱之瑜是不会放过的。

  因为朱家这艘采购自武昌造船厂的小型货船,在行进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往锅炉里填煤,所以朱之瑜还是在船到待泊区,锅炉熄火之后,才有机会去观察蒸汽机的。

  第二九八章、朱舜水访武昌 2

  “这汽船虽好,可是再好的汽船也出不得海的。”

  卫六今年四十七岁,他原本是东南沿海的一家海商家的掌舵。因为有一次他负责的船被海盗抢劫了,所以年岁见高的他被主家解雇了。回到余姚老家的卫六刚好遇到余姚大户朱家招募商船船长。因为他的一个远方族兄在朱家宅门里当差,所以他被推荐成了朱家商行的一个商船掌舵。

  1623年的时候,朱家随着江南地区的各大商家的风潮,也在复兴党的武昌造船厂订购了一艘小型的全蒸汽动力的商船。卫六在武昌造船厂的培训中心接受了三个月的蒸汽船操作培训,成了这艘新船的船长。

  虽然卫六年纪很大了(在这个年代确实如此),但是因为他经验丰富技术高超,而且这个操作了一辈子风帆动力帆船的半老头子头脑灵活接受新东西的速度很快,所以他被朱家商行所倚重。这个已经四十多岁的老海狗在大家羡慕的眼神里跟朱家签下了卖身契,成了一名光荣的朱氏家奴。

  朱之瑜是个思想上强调实践重要性的读书人。他厌恶八股重视实用,对于一切科学技术都充满了兴趣,而且他本身对于工程建筑方面也有很深的修养。涉及到具体的他所不了解的新领域,朱之瑜是具有强烈的不耻下问的精神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就在甲板上向船长卫六请教起了蒸汽轮船和风帆轮船的优劣之处来。

  劳动者有劳动者本身的骄傲。卫六在海上行了一辈子的船,日本、吕宋这些地方他都去过,所以他在航海方面的实践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虽然因为家里人的叮嘱,卫六一直在主家面前弯着腰保持着一种奴仆式的谦恭,可是说起他的老本行来,卫六的腰杆子就直了起来。

  在谈到蒸汽船的好处的时候,卫六给蒸汽船的评价相当的高。可是说起蒸汽船不方便的地方的时候,卫六也谈到了在海上航行蒸汽船的一个重要的劣势。

  “三老爷别看咱们这船从南京过来又快又稳的,那是因为船开过来的这段路程,从武昌到南京两岸都有他们复兴商社的煤水补给站。要是出了海,不说出海的时候咱们船上就得装多少煤炭了,到了海外,回程的煤炭可没地方装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