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记眼中嘲讽一闪而过,低身恭敬道:“是。”

  嘉靖三年五月,奉国将军朱充灼暗中勾结外敌,火烧大同府十七座草场,趁众军队们忙于救火之时,杀害守卫,将大同府城门打开,放俺答进城。代王一家与镇抚大臣奋力抵抗,最后全部战死,大同沦陷。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震惊!

  一来宗室勾结外敌,还将人引进藩地,此种事不光大明立朝以来从未有过,就是放到之前,也是鲜有听闻。

  二来谁也没想到,大同军卫会松懈到这种地步。要知道,这可是西北重镇啊!在此地每年光是粮饷就花费几十万两,虽说有人里应外合,但也不该如此不堪一击啊!一时间,所有人都慌了。

  此刻压力最大的,恐怕就是嘉靖皇帝了,可能是由于之前的一切太过顺利,又或者年仅年仅十八岁的他实在太小。驾驭朝臣,改革进取可以靠天赋,而兵家之事完全没有经验。现在面临如此困境,竟有些手足无措。特别是也不知是谁先开口,民间宫里都在说,是因为当今圣上本身得位不正,乃至天降灾祸,这就是对他的惩罚。

  面对此等诛心之言,小皇帝自然是愤怒异常,在宫中罚了好些人,渐渐地,又传出他残暴不仁的话来。

  皇帝不行还有大臣,首辅杨一清便是边境重臣出身,对于这些事简直熟的不能再熟。托明朝独特内阁机制的福,在杨一清的主持下,国家机器高效运转,很快就派出兵迎战,相信驱逐鞑靼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朱厚熜也算松了口气,他有些消沉,随即又打起精神,打算学习用兵之道,最起码不要像这样两眼一抹黑。

  而李乘风也是因为最近朝中事务众多,没有前去打扰小皇帝。眼见处理的差不多了,他也总算鼓起勇气回复朱厚熜。

  是的,他打算跟其讲清楚坦白了,倘若再瞒下去,也不知到底什么时候是头。而且他对嘉靖皇帝还是了解的,对方也许工于心计,也许偏执成性,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有点——有恩必报。二人共同经历了那么多事,就算再怎么愤恨,小皇帝也不会要他的命。

  此时的朱厚熜正在御书房翻看兵书和历年记载,这孩子看书的时候有个习惯,不喜欢周围有一点声音,于是每次都屏退左右,两三个时辰才会叫人。

  见李乘风来了,依然是黄锦接待,二人都知小皇帝的这个毛病。

  “那……那贫道等一会儿再过来吧……”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经这么一打岔,李乘风就有些犹豫起了。

  但黄锦却连忙摇头:“别啊,皇上之前吩咐过,只要是您来找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马上通报!”接着又感叹道:“真人你可要劝劝,这些日子皇上一用完膳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这样下去唯恐龙体欠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