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本嘛,清晨这段时间人更渴望宁静,大多是由几个小娘拿着乐器来低吟浅唱,可随着《大明周刊》的出现,一切都变了模样。

  说书先生着急忙慌的赶来之时,被观内黑压压的人群吓了一跳,这种情景无论多少次他恐怕也不会习惯。

  “哎呦我的爷!你总算是过来了!不是说好今儿早点的吗!”店小二苦笑,他已经被催了无数次,心力交瘁。

  说书人歉意的拱拱手:“昨天刚发的报纸,我在心中过了两边,晚上睡得有些晚,差点没起来,对不住了。”

  现在京城里好说书的也难找,小二不敢得罪,只能让他赶快上场。

  伴随着热烈的叫嚷声,说书先生从容走向站台,整了整衣服,手中一拍“啪”的一声,仿佛重重的鼓点敲在众人心上,场面瞬时静了下来。满意的环视了一眼,说书人缓缓道:“书接上文,上回我们讲到大明少年洪远,告别了帮助他的西伯利亚狼神,一路向西,去往个名为弗朗机的国家寻找宝藏,目的正是为了集齐七颗龙珠,好治好母亲的病……”

  如果此时有个现代人在这里,一定会心中大喊“卧槽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暗□□吗!”但不得不说,这种集玄幻、冒险、旅游、种田和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美德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大明子民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这也是李乘风思索了好久,为了让《大明周刊》有个漂亮的开场,生生编出来的。当然了,他也担心情节鬼畜吓跑古人,但事实证明,这种题材在此时还是十分新颖的,下面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而黄松更是,找了张家中的废纸,两眼冒光的记下听到的两点。他年幼的时候念过几年书,虽说字写得还不错,但终究不是读书的料,这些年就靠给人写信为生。如今可算是找到前进的方向了——他也要写小说!

  第74章 狸奴

  北京城内说书业的火热也带动了一批相应产业的繁荣, 好比书商。

  自打宋朝开始,经济重心难移, 连带着南方原本盛行的文风更加繁荣, 光说流行文集话本,都要甩开北方一大截。如今亏得《京城周报》的出现,竟然有不少书商来北方翻刻。

  京城周边思辨搞得红红火火, 看得其他地方学子也跟着心痒痒, 但碍于大明有规定,目前报纸只允许国家开办,士人们也没胆子效仿。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报纸虽然不能办, 将讨论搬到线下总可以吧。

  于是众多学子开始频繁的组织辩论会, 大家畅所欲言, 好不痛快。不过在儒生的队伍里鱼龙混杂,有没有像《京城周报》一样的读物主持引导,很快讨论就变了味儿。刚开始是单纯的学术探讨, 随着人员的增多,有些人学识有限, 跟着来不过是凑个热闹, 根本插不上话。

  这帮人聚集的起来,不谈学术, 开始抨击朝政,尤其是之前嘉靖搞的那个官绅一体纳粮,结结实实让他们这两年损失惨重。若不是朝廷下令, 大大提高了官员薪资待遇,有些人干脆不想继续考科举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