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说豪门无私事,武安候府住进几个读书人,没几天就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正月二十二,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一众官员都早早地到了皇宫,午门广场两旁的朝房分大小,小朝房里有茶水点心伺候着,能坐在里面的只有正二品以上的文武大佬。

  见离朝会还有一段时间,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沈晃便笑着跟姜军调侃道:“伯围,听说你绑了几个读书人在府里,其中一个还是林御史的后人,怎么……?你现在不仅针对御史,连人家晚辈子孙都不放过了。”

  姜军自然知道大都督是在提点自己,若是不解释清楚,没准一会儿朝会上还真有御史说这事。

  忙解释到:“下官府里确实有三个后生借住,一个是我岳家的外甥,一个是世兄家的子侄,另一个是我岳父的徒孙,也是林御史的直系后人。”

  接着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督察院两位都御史,感慨道:“林御史乃大仁大勇之人,下官佩服得紧,自然要对其后人照拂一二。再说,下官可不针对御史,只是针对那些不关心国事民生,就会学那长舌妇,专讲内帷隐私的小人。”

  沈晃见他说清楚后便不再管,至于那帮御史在听了他的话后,心情如何憋屈,就不再他的考虑之内了。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都面色不愉,但林伯礼乃是御史楷模,他们无论说什么都不合适,便忍着不开口,让一杆子想看热闹的人,都失望地在心里叹息一声。

  董阁老面白有须发,面相儒雅温和,此时感慨道:“林御史的后人啊……,不知道有没有先祖的风采?想当初,林御史敲响登闻鼓时,老夫还没出生呢,现在都已经快知天命了,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听他说完,跟他穿一条裤子的礼部尚书,便笑着说道:“阁老怎么还伤起秋来了,我们这房里的十几人,阁老已经算是年轻的了,你若这般,让其他年长的同僚如何是好。”

  管阁老眯着眼品着茶,和其他人一样不接话,眼角余光却看了看朝房里年纪最长得同僚,已经快满七十的真老人孔阁老。

  孔阁老抬了抬耷拉着的眼皮,捋了捋自己的银白胡须,慢吞吞地感叹道:“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跟着先帝爷与商大人一前一后夹击蒙奴,仿佛就是昨日之事,没想到能武。”

  说完后想了想,才又反应过来,装模作样地感叹道:“哎……,年龄大了,记性也不好了,跟董老弟你们说这个做什么,你们当时应该在南京吧?没机会到商大人杀敌时的风采,实在可惜。”

  成年累月和稀泥的李阁老,心想‘这帮子南人没事就来撩闲,活该被直接打脸了吧。’

  刚才没看成武安侯和督察院御史热闹的几位尚书,此时心满意足地喝茶的喝茶,吃点心的吃点心,假装一副风淡云轻地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