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上是比较理性的解释。宗教的人格相遇只能在人和神之间,是力量决定的,这放在邪/教里面就很好理解,邪/教在形成团体的时候总要先塑造一种超脱人世的力量,哪怕是供奉某个人,也要把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神化。”

  “因为人无法真正把自己完整地交托给另一个人,人也不可能真正庇护另一个人。”

  陶令一口气打完这些,最后说:“宗教形成的客观条件缺失是答案,剩下的都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

  闻清映静静看着他的手机记事本,过了很久才抬眼,笑了一下,轻轻点点头。

  这一笑看似一如往常,陶令却觉得闻清映有话要说,或者说他有不一样的想法。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决定在当下开口。

  陶令决心控制住自己多余的思绪,不再观察他,自顾自地看向下一个问题。

  这一句很简短,“神的面貌”四个字,但是已经被划掉了。陶令笑笑,问:“这问题已经弄清楚了?”

  闻清映点头。

  陶令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闻清映知道他想听自己的解决过程,笑了笑低头打字:“我在看宗教经验学的时候看到的,可以用批判实在论原则来解释,在有信仰的人那里,神是人之外的实在。道教的灵媒能感知到仙真,但灵媒终究只是人,人是无法真正以原本面貌看到身外的实在的。受到人的心理和潜在欲望影响,仙真向灵媒所展现的面貌产生于灵媒的认知机制之下。”

  当初念书的时候主攻不是西方宗教,陶令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很晚,十分巧,也是在看宗教经验学的时候。

  两只手机摆在一起,互相一问一答。

  想了片刻,陶令写:“你看,人是不可能完全认知神的,人也不可能完全认知人,总有距离,总有幻想,总有潜在的指向性。”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多提这一句,闻清映也没多问,只是回应道:“我不能完全地认知先生,先生也不能完全地认知我,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现在坐在一起,肩并肩。”

  闻清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陶令心里狐疑,然而每次转头看他,他的双眼都那么真诚平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