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草儿的故事随着说书人的口,在沪城老百姓中很是掀起了一波热度,但知情人都晓得这热度只是昙花一现。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那边评书说得正热,最新刊印的《沪报》和《浦江杂志》上,又同时登出了一篇文章。

  文学大家周秉文所作,《评<草儿青青>》。

  “近日闲来翻书,读到《草儿青青》一文,颇有所感,特来与诸君探讨。

  “此文中的女主角与旁底颇有不同,不是什么小姐太太,乃是一个不足十岁底幼女。……

  “有人便要说了,你把儿童底生活说得这样惨,难道我们底警务司和福利院都是摆设吗?这些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为何政府不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为解答这个问题,在此鄙人特援引赵诚先生统计数据,权作参考。截止去年,沪城有所立档底儿童慈善机构共计132所,其广者可纳孩童数百名,余者不过二三十人而已,而沪城穷苦人家出身底儿童又何止千万!……

  “诸君,儿童是国家底未来,让他们沦落至此,实吾辈之大大失职。吾近来辗转反侧,寤寐思之,忧之,悔之,然终不得解决之法,故作此文,望各界同仁共思良策。”

  此文在《沪报》和《浦江杂志》上一经刊发,在沪城学界便如巨石入水,激起波涛一片。

  草儿青青?那是啥?

  竹文?沪城文圈还有这么号人?

  初看这篇文章,不少人都是一脸懵逼。

  周秉文现任沪城大学文学院院长,是公认的大家名家,他不仅是沪城的门面,在全华国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不知多少人以能上他的课为荣,以得到他只言片语的鼓励为幸。他所写的文章,都是再三刊印,书局卖的都分精装版和平装版,多少人一买就买好几套,专门用来珍藏。

  若把这时候的文圈比作娱乐圈,那周秉文就是超一线大明星,庄彦书一类就是跑龙套的十八线。

  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现在,这样的大家竟然主动为一篇名不见经传的文章背书,这实在不能不叫人惊掉眼球。可震惊过后,大家却从这篇文评中咂摸出了那么几分意味,这篇《草儿青青》似乎颇有独到之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