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44章 被牺牲的原配(17)

  戚庭光的转学手续办得很迅速, 新学校比东文更远,课业更重, 小姑娘却一句都没有抱怨过, 默默背负起那些她这个年纪原不该承受的东西,一步一步走得坚定。

  说来也巧, 当《玉兰花开》在沪城各个地方辗转演出的时候, 白萍筹备了许久的《华国妇女报》也正式发刊。

  这报纸是她和一众女性同好长久的心血所铸,之前和唐沅通信时也曾提过几句, 唐沅深知在这个年代创办报纸杂志的艰难, 于是以宜新的名义投入了一笔钱。

  现在的宜新已经是沪城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提起高端商场,那些富太小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宜新。单是沪城城区,就已经开了三家分店, 且正有往周边城市扩展的趋势。

  唐沅开始有更多的余力和金钱, 腾出手去做一些她认为有意义的事。

  不止是支持几家报社杂志——这笔支出对如今的她来说几可忽略, 她还投资援建了一家西式医院及医学院,取的是曾经一家私立高中的校址, 里面的硬件设施都是现成的,等各类仪器设备安置好就可投入使用。负责人跟她说, 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开始招收学生。

  这个时代的西医还是一个对普通人而言略显遥远的群体, 内陆的西医院校更是紧缺。虽说学医救不了华国,却可以让华国在真正的危难来临之际不必受国外势力的掣肘,可以救下许多华国人的命。

  仔细算来,如今离那场大战爆发也不算远了。

  《华国妇女报》的发行首刊邀请了不少名家大家撰稿, 以女性学者为主,唐沅亦在其列。这个时候社会上的科学和民主之风吹得正盛,亦是青年学生中最时髦的话题,因时制宜,她挥笔写下一篇《男人的科学与真理》。

  科学曾一度被认为是男人的战场,即使在她那个世界,科研领域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屡见不鲜。远的不说,但凡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和克里克,但拿出了关键性证据、从而证明这一结构真实存在的富兰克林呢,又有多少人记得呢?

  唐沅从不认为,女性应该被科学拒之门外,动物分雌雄,不代表科学也该分阴阳。否则,那些曾在科学史上留下过伟大足迹的女性科学家们,岂不是都该被视为异端邪说了么?

  所谓“男人的科学与真理”,无非是男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绝对的话语权,说出来哄女人的谎话罢了。

  可笑的是,谎话说一千遍就成了真,到头来竟连他们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唐沅把这篇文章给白萍寄过去,白萍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给她回了信。她显然对这个话题极感兴趣,书信往来间说了不少自己的见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