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问题是,《搏击俱乐部》的分级是R,票房上肯定会被老少咸宜大众喜闻乐见的G级片压一头,过高的期待也会是一把双刃剑,媒体和影迷会因为期待而对影片抱有极高的要求和幻想,如果看到电影他们的期待被满足了还好,如果没有……

  一般来说,电影公司会为影片做宣传,但绝不会炒的这么热,因为过热的宣传显然是在给自己挖坑,除非是十年难见一部的惊世巨作,一上映就能征服99%观众的那种,否则总会有人不满有人喷的,人们又有从众心理,喷的多了引起口碑下降,口碑下降再给票房带去毁灭性的跌幅……简直是一连串雪崩式的连锁坏反应。

  福克斯是七大影业之一,不会自己给自己挖坑,影迷的热情很难被引导,而且方法途径和主动权威廉也掌握了很多,他也不会分不清热和过热的区别,自己跳进坑里,那么,就是有媒体在中间捣鬼了?

  是谁?是被迫改档而心怀不满的其他电影公司,还是某些故意针对威廉、皮特甚至是福克斯的媒体?

  但是无论如何,《搏击俱乐部》将在全美的三千家影院以及数十个的其他国家地区同步公映了,这个数字同样也是破了美国的R级片上映影院数量记录的。

  第183章 如何挽救《搏击》票房

  乔纳森·贝茨已经是第四次走进电影院观看《搏击俱乐部》了。

  放映开始前一分钟, 趁着头顶的灯光还亮着, 他打量了一下四周, 当看到可容纳两百多人的放映厅里大约还有四成座位是空着的时候, 缓慢的眨了眨眼,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样的上座率。

  首映的时候,乔纳森·贝茨去的电影院整个都是爆满的,售票窗口外排起了长龙,电影院内外全都贴满了《搏击俱乐部》的海报,午夜场的电影票都被抢购一空, 可见其火爆程度;

  第二遍观看的时候, 虽然放映厅还是那么多, 但上座率已经不足两成, 乔纳森在买票的时候, 亲眼看见出行的一家里, 一个执意要看《搏击俱乐部》的少年被他母亲劝服,而改买了其他电影的票,原因是“这部电影会教坏年轻人”。而原先贴满整个电影院的海报已经全被撕下了, 乔纳森在外面巷子的垃圾桶旁找到了很多, 他拣出其中还完整的那些拿回去珍藏。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搏击俱乐部》给一些看过它的人带去了极大的恐慌——那些看过电影后感到愤怒的人,对影片进行了大肆的抨击, 尤其是45岁年龄以上的那一代,也就是在战后婴儿潮出生那一代人,他们是这个现代社会的中坚构成部分和既得利益者, 同时也不再具备改变的时间和机会,因此会尤其愤怒,就像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美国丽人》上映后同样招来了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男性的批评不满一样,因为电影几乎是在揭开他们血淋淋的精神伤疤。

  而《搏击俱乐部》造成的影响,远比《美国丽人》要严重的多,因为前者有着远比后者多的血腥暴力镜头,早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上映的时候,电影得到的评价就有点两极分化,大部分媒体都称《搏击俱乐部》令他们想到了《发条橙》,但那时还是赞誉多过抨击,现在影片公映之后,里面一些敏感的镜头,立刻就刺痛了某部分观影群体的神经。

  尤其是在电影里出现过一个搏击俱乐部的成员挑衅一名神父,并把《圣经》浇湿的镜头,这引起了教徒们的强烈反感,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首的一些报纸,更是直接加入到了反对电影的浪潮中去。

  有人说这部电影充满了黑暗和暴力,没有一点温情的东西,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在鼓吹法西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尤其是年纪偏大的中产阶级家长们,他们本身就讨厌这部电影,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看了电影后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他们激烈的抗议反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风保守的堪萨斯州参议院萨姆·布朗巴克在上CNN的新闻节目时,用《搏击俱乐部》作比大肆抨击好莱坞电影里的暴力倾向。

  乔纳森·贝茨第三次来电影院的时候,迫于社会压力,电影院已经将放映厅的数量和场次都大大减少,但上座率却比第二次的时候明显增多,达到了四成甚至还多一点,而且观看《搏击俱乐部》的年轻人开始增多,对影片的接受度和忠诚度也明显增高,不少年轻观众甚至在刚刚看完第一遍电影后,转身又去买了第二场的电影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