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冰与火之歌》系列的影视版权已经被威尔洛特买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瞬间,不知道有多少电影公司的代表的笑容立刻僵在了脸上,心里同时开始了诅咒。

  在这种时候,突然传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威尔洛特分道扬镳,不会再执导《哈利·波特》第三部的新闻,对于这些电影公司来说,倒是个喜闻乐见的好消息了。

  ……

  从《洛杉矶时报》到《泰晤士报》,全世界的媒体都争先恐后的报道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无缘执导《哈利·波特》系列第三部,也就是《阿兹卡班的囚徒》的新闻。

  尤其是《哈利·波特与密室》还在部分国家地区热映着,北美地区余温也没散去的当下,更是成为了很多媒体娱乐版面的头条。

  《哈利·波特》系列的书迷和影迷都饱受震动,部分人甚至哀嚎不已,像是《哈利·波特》的故乡英国,BBC电视台还派出了一队记者前往美国采访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何不再继续执导下去了,是不是有什么内幕等等。

  无数的书迷和影迷们,无法想象中途更换导演会给这个系列的电影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是坏的一面可怎么办——虽然说J·K·罗琳的剧本决定了无论谁拍电影的质量都不会太差,但因为执导前两部的是全球最顶级导演之一的斯皮尔伯格,能那么容易的找到水平不差太多接班者么?

  好莱坞对这个消息的反应倒没那么大,因为一切早有预兆。

  早在两部《哈利·波特》电影拍摄期间,就偶尔有小道消息传出,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作者J·K·罗琳的创作理念已经出现了分歧,这些传言并不全是假的,对于电影应该被拍成什么样,斯皮尔伯格与罗琳的确争执了很多次。

  拍第一部时这种理念上的差别还不是很明显,或许跟《魔法石》小说本来就很童话有关,但是在拍《密室》的时候,因想法不同引起的矛盾明显多了起来。

  只不过为了影片不受负面新闻影响,威尔洛特一直有公关好莱坞的媒体不报道这些消息罢了。对外不报道,在好莱坞业内,知道的人并不算少。

  而斯皮尔伯格与罗琳的矛盾,和金钱或地位什么的无关,纯粹是创作理念上的分歧。

  举个普通的例子,在拍摄《密室》的时候,罗琳希望电影的风格能更黑暗一点,特别是在表现蛇怪与石化,少年伏地魔的记忆试图复活等剧情里,因为小说从第二部起风格就在转变——《阿兹卡班囚徒》里不仅有恐怖的魔法生物摄魂怪,还有叛徒死里逃生、含冤入狱十年的真英雄无法洗脱罪名的故事,《火焰杯》里更是直接写死了一名学生,这一切都说明罗琳想要把《哈利·波特》写成一部成长型的、越来越适合成年人阅读的小说,所以她自然希望电影也能跟着一起成人化,而不是把本该有点阴暗恐怖的魔幻故事,拍成一出充满戏剧性和完美结局预告的解谜游戏。

  不过斯皮尔伯格并不这么认为,在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里,他总倾向于将故事讲的梦幻又美好,这是从《E.T.》起就行程的一种创作习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