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赟不算是讨论的主力,所以他的位置比较靠后,魏拾遗坐到这里,两人小声点也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周赟看了看那边的助教,同样放低了声音,说道:“他们在讨论分科的事情。”

  人齐了,助教们更是讨论得热烈,一时间魏拾遗没能听清周赟说了些什么。

  “什么?”魏拾遗不由得靠近了周赟,不好意思的再问了一次。

  见状,周赟就要再次解释,可是他看周围的情况,再想到魏拾遗没习过武,五官灵敏度比不得他,想了想,便凑近了魏拾遗的耳朵,低声说道:“他们在讨论分科的事。”

  “分科?”

  “是的。”

  “王老先生刚才进来之后,先说了我们昨天跟他商量发展外科的事,接着他又说了别的,他打算把中医科也分开来,仔细划分,专业学习。”

  随着周赟的讲解,魏拾遗便知道了王老先生的计划。王安石是这样打算的,他打算把中医分科学习,少而精。

  比如:设方脉科、针科、疡科为三个一级学科,方脉科下设大方脉、小方脉和风科等三个二级学科;针科下设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等六个二级学科;疡科下设疮肿、金疮、书禁等四个二级学科。开成了三个专业,十三个学科构成专业结构体系。

  可以说三个专业,十三个学科构成专业体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既注意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因为王老先生毕竟不是郎中和助教,因此他的建议并不完善,比如这十三个学科应该学些什么,这就要看书院的了。

  魏拾遗学医,对中医没有歧视,因此对北宋的医学还是有一点了解。他依稀记得王安石确实将医学进行了改革变法,但那不是在变法里面的吗?怎么提前了?

  难道是因为他昨天去找了王安石,产生了蝴蝶效应?

  魏拾遗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现在王安石的目的已经从增加学生名额,转到了对医学的变革。对此,他是大大支持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