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除了宋夏长久的仇恨,还有另一个原因使得朝廷想收复河湟。”周赟又再次开口,“大宋不敌大辽和西夏,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大宋没有足够的骑兵。如果河湟收复回来,那么大宋就能饲养良好的战马,训练精良的骑兵。”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赟心里也是充斥了一股怒气,大宋之所以势弱,很大的程度就是没有战马来源,西北和东北的马场都被辽国和西夏占领,如果河湟的马场再被吐蕃占领,那么大宋就彻底没有战马来源了,所以河湟必须收复。

  因为地域原因,大宋和西夏大辽交战,擅长奔跑并且追击敌人的骑兵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大宋没有精亮的骑兵,在基础上就失了那两国一筹。

  魏拾遗有些明白了,不仅如此,他还能举个例子,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历史最广,那必定是元朝。元朝为何能征伐到那么远的地方,就是因为元朝的骑兵厉害。

  他举的这个例子虽说太广,但从某一个角度也说明了骑兵的重要性。大宋和辽国以及西夏交战,想想两边的士兵,一边用腿跑,一边用马追,谁能赢,谁跑得快?就算他们在火药那边的发明领先了一步,但也不能保证战胜辽国和西夏。

  魏拾遗几乎都能想象大宋的士兵打仗的样子……

  大宋领土还算辽阔,马匹也不会少,但他们缺少战马,战马和普通的马不一样,不管是体格和速度,普通的马都远远不及战马。

  “既然如此,河湟必须收复,那你为什么还要为这场战争烦恼?”魏拾遗对军事不懂,周赟他们浸淫军事多年,所以他不会班门弄斧,乱提意见。

  周赟闭了闭眼,似乎是在平息心里的翻腾的气息,许久之后,他才说道:“我烦恼的不是攻打吐蕃,收复河湟。一直以来,大宋的几位君主采用的都是‘联蕃制夏’的策略,因为吐蕃那地广人稀,赢来了地域也没多少人去,但如果能获得马场,那么人少一点也无妨。”

  “可是自官家登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在那几年里,河湟几州虽说已经收复了一些,可也没有把吐蕃攻打下来,不仅如此,还让吐蕃和西夏联合起来,如果以前他们只是抵御,那么想就变成了主动进攻,而我们大宋的战马来源,也彻底因为破坏了青塘吐蕃的交易市场,而买不到战马。”

  魏拾遗能理解一些周赟的担忧了,意思就是大宋把吐蕃推到了西夏那边,到时候他们面对的就是两国的战力。

  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辽国的方向似乎也在那边,难道大宋想把西夏打完之后再把辽国也攻打下来吗?且不说他们打完了西夏和吐蕃能不能有力气打大辽,要真是这样计划,大辽也不会干看着西夏和吐蕃被打完,说不定它还会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还有……”

  “还有?”

  周赟深呼吸了一口气,“朝廷执行拓边西北的计划,他们想把吐蕃攻打下来,切断西夏的侧翼,直取西夏,若长期发展下去,就是把大宋的精兵猛将全部拉到了西北地区。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以河北为核心的东线防御的空虚。如果这时东线有不安分的来攻打大宋,那么大宋凭着那单薄的防御,一定会溃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