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南一大批官员接连被贬谪流放,斩首抄家,为首的陈仲全更是不日就被押回京城当众处斩。这些贪官欺压百姓多年,家中金银不计其数。所缴获的银两由皇帝亲命尽数送至沈惊鹤跟前收管,转手又被他交给罗光,连着之前假意收下的那五万两一同拿来赈灾。

  这一日,小雨方霁,日轮初现。

  向府衙门前不急不缓地走去,沈惊鹤还未开口,两旁站着的衙役便早已远远瞧见他,钦佩而恭敬地一行礼,“六皇子且稍等,卑职这就请罗大人前来相迎。”

  “不必了。”沈惊鹤摆摆手,看了身后始终保持着两步距离的梁延一眼,笑着将视线转回,“罗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想来正是忙着的时候,我与梁将军自行前去拜访便可。”

  府门前的衙役便也迭声相应,躬身送他们踏入官署之中,脸上满怀着一片敬意。

  “罗大人,这几日你可是辛苦了。银两方入库,便又要核算修补堤坝的物力,想必官署这几日可是忙碌至极吧?”

  沈惊鹤踏入正堂,一眼就看见了如今已取代陈仲全升任苏郡知府的罗光。他正端坐在位子上,运笔如飞,审阅处理着公文。

  听见他的声音,罗光连忙站起身,将沈惊鹤和梁延引到一旁落座,严肃的面容上也显露了些笑意,“不忙,不忙。有了这些银两,解决洪灾指日可待。下官和府衙中诸位官吏多操劳几分不打紧,能早日令百姓免于水患之祸,这才是最重要的。”

  “公务虽繁忙,罗大人还是要多加保重身体。”梁延看了桌案上那叠文册一眼,好奇地开口,“我们听官署内的师爷道,这几日罗大人似乎在为赈济一事发愁?”

  “正是如此,否则下官也不会将两位再次请来叨扰了。”罗光也坐回原处,微微蹙起眉头,“如今我们虽已得了一大笔银钱,然而清点起来仍需要颇费一番时间。府衙中的诸位官吏对于当下银两的去向安排亦是众说纷纭,有说要先用来修补河堤的,也有说要先购买他处粮食供给百姓的。双方各执一词,又都是各有道理,下官一时决断不能,这才想听听六皇子的意见。”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二者孰轻孰重,一时之间竟也不好拿捏。”沈惊鹤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我有一策,或许可供罗大人相参考。修补堤坝款项之中,人力所占之比亦不在少数,我们何不寓赈济于兴作,以工代赈,用粮食雇流民修治吴江。如此一来,不仅修补堤坝的工程可早日完成,饥民得以饱腹,官署亦能将节省下来的这一笔银两支出用在其余惠民的政令上,岂不美哉?”

  罗光激动地一拊掌,“一举三得,此计甚妙!六皇子果然聪颖绝伦,下官这就吩咐他们办下去。”

  罗光行事果然雷厉风行,不消一日,便已连同府衙内的官吏一起将政令颁布了下去。天气晴朗的时辰一日日地多起来,江河长堤上的决口亦是一日日被细心修补好,宽阔厚实的大坝固若金汤,阻挡住了逐渐平静下来的江流。

  重新站在那座小山丘上,放眼望去的景象却不再像之前一般四处皆是无边无际的浑浊水流。良田屋舍渐渐还原了它们本来的样貌,亦可见领了官粮的百姓重新回到家中,踩着浅浅一层积水修缮起七零八落的门窗。

  “梅雨季已经过去,等到苏郡的城县大都恢复元气之后,我们便可以着手开始研究开改河道的百年大计了。”罗光举目远眺,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江南大地,神色一片感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