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日天长燥热,喜妹让孟永良中午给帮工们一个时辰的休憩时间,又抽空去黄花镇南边的瓜园转悠,看西瓜丰收,价钱便宜,便跟附近的瓜农商量好,让他每日送十几个黑皮沙瓤的大西瓜来,用冰凉的井水湃着,三人分一个给他们祛暑。她还寻思谢婆子就算拿了钱回家,也未必舍得买,请瓜农帮忙往谢家送一车去,让家里人跟孙家张家等邻居分了吃。

  原本麦收有几个人还寻思着要告假回家帮帮忙,看喜妹这般为他们着想便不好意思张口,又想孟掌柜本就跟他们签了长年帮工的文契,便彻底不提回家的事情,只呆在染坊专心干活。

  如今除了供应韩家等几个大布商的货,孟永良还要小批量地发给那些小布贩。那些小布贩除了老生意有的是他朋友,还有走谢婆子门路的。前头的铺子主要为了招待布商,并不为做零售,价格也不会太便宜,但是附近的人家总觉得来这里挑合心,所以零散生意也做,里里外外都忙得很。

  大布商的商批量多,花色连贯,只要保证出货的时间、数量、质量基本没什么问题。那些小商贩大部分也明白规矩,每个花色至少要几匹,若是不喜欢或者卖不掉要在多少天来换货。可通过谢婆子门路新入伙的几个年轻人,既不想排队等又嫌给的花色少,还嫌价钱不够便宜、服务不够好等等。

  开始孙秀财招待,他耐着性子给他们解释,后来烦了便让小伙计招呼。他们却把小伙计骂了一顿,非吵吵着让孟永良给他们个说法。一来二去,大家不待见他们,但都碍于是谢婆子的关系尽量应付着。

  谢重阳又被邀请去韩家读书,韩太太说今时不同往日,他们以每月三两银子的价格请,不再是陪读而是半个先生,除了韩知鱼,还有十几个韩家的少年一同读书。谢重阳希望能减低一半薪酬,韩太太却戏言他是不是不想去,他便只得接受。

  喜妹让谢重阳不必不安,他的学识本就值那些钱,如果他不要,人家会觉得他不用心帮韩知鱼呢,他若觉得过意不起,平日多花钱请王先生几个吃酒就是了。

  这日喜妹找韩大钱谈生意的事情,跟谢重阳一起去了,办完事儿又买了枣泥点心和糖果去二婶家。摆酒那日因为太忙,她和谢重阳没顾得上跟二叔二婶说什么,那两口子不是很高兴。

  一些平日不太看得起谢婆子的女人这个时候巴结她,谢二婶往日对大哥一家高傲惯了,一时间只嫌他们怠慢了自己并不去巴结半点。

  见喜妹上门,二婶不冷不热地应了声,也不让刘妈上茶。

  珠儿见喜妹来,立刻扑进她怀里,喜妹抓了糖果给她吃,将她抱在膝上坐着说话。

  谢二婶瞄了她一眼,“我说侄媳妇,虽然你们如今好了,用不上二婶什么,不过我也得嘱咐你几句。”

  喜妹一边往珠儿嘴里塞糖果,笑道:“二婶说什么话,我们是一家人,怎么会用不上二婶呢?”

  谢二婶神色稍霁,“人道是月满则亏,你们如今三喜临门,也要小心乐极生悲才是。你看看你婆婆那副咋咋呼呼的样子,真是有失体统啊。”

  喜妹垂了眼,看着珠儿娇嫩的小脸,扬了扬眉,自己婆婆虽然不那么好,咋咋呼呼也确实让人有点反感,可还轮不到她来说吧。什么叫乐极生悲?他们这不过是否极泰来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