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说:“奶奶自己都是女人,为什么还是不喜欢我呢,要是没有女孩子,她的儿子孙子哪儿讨媳妇去啊?

  她说:“奶奶那么不喜欢弟弟的妈妈,却那么疼弟弟,可是我妈妈是她自己亲口说的最中意的儿媳妇啊,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我呢?

  她说:“只要有一样菜我连续夹了超过三次,奶奶就会骂我没规矩不矜持,可是弟弟却可以一顿饭只吃他喜欢的一样菜。我们家又不差那点吃的!

  她说:“为什么我从来就不能表现自己的喜好,不能有自己的主意。奶奶说太有主见的女人,男人不会喜欢。可是如果我连自己的独立思想都没有那还算一个个体吗?她同样的是女人,为什么她就能按她所想的操控家里的一切,难道就因为爷爷去了吗……”

  大概是意识到出口的不敬,小姑娘低头没再继续说,只是肩膀一抽一抽的。他张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他们袁家一共六个小子,他爹近四十了才给他添了一个妹子,全家上下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只有他妹子把他们哥六个捏扁搓圆的,哪还敢让她有半点儿不如意。他默默的递过去一张帕子,小姑娘拿着胡乱擦了几下,然后丢尽垃圾箱。过一会儿仰起头来又是一张笑脸:“呐,我弄脏了你的帕子可没赔的,不如我请你吃青团吧。我知道有个地方的青团特好吃。”

  然后指挥着他开车去了清河镇。清河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青堰市便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后来规划的时候市区往北移,保留下了这个古镇。

  古镇里面是青石板铺的街道,不准机动车通行,他把车通道镇外的停车场和小姑娘左穿右拐的进了一条巷子,小姑娘说那是杏花巷。买青团的地方一点也不显眼,只是一个小门,门口用炉子支了一口锅子温着做好的青团。门里一个十分漂亮的年轻女人一身素衣正在绣着一块绢子。

  小姑娘和老板娘很是熟稔的样子,一口气买下了仅剩的两笼。随后他们在清河边上找了个地方坐着解决青团。

  他本不爱吃那些糯糊糊的东西,只是小姑娘拿了一个绿油油的团子期待的看着他,那平日里不碰的团子也变得可爱起来。低头就着小姑娘的手把团子纳入口中,舌尖甚至碰到了小姑娘的指尖让他本能的吮了一下,小姑娘倒是一点也没发觉什么不妥,捻了一个送入口中还眉眼弯弯一脸满足,还不忘问他:“好吃吧?”

  他好笑的点头,然后在小姑娘拿起第三个团子准备吃的时候,捉住她的手腕送到自己口里。味道确实不错,糯米调和了清苦的艾草和入味的馅料,倒是别有一番味道。

  小姑娘得意洋洋的说:“告诉你吧,这青团可不像别家一年四季都有得卖。老板娘一直孀居,只在清明前后做些卖给熟客。你看她漂亮吧,听说这些年上门的媒人的可多了,可她就是不再嫁,只守着她逝去的丈夫,当个未亡人。”说着就又低下头,声音也不再雀跃:“大多故事里有情人都不能眷属……”

  袁青举觉得似乎小姑娘的话题他一个都接不上,难道这就是代沟?噢,他当然不会承认。

  最后,两笼青团他解决了大半,小姑娘反而没吃多少。待他吃完最后一个青团,才发现小姑娘盯着他笑得贼兮兮的。他挑眉,屈指敲了敲小姑娘的额头:“鬼灵精,又在想什么歪点子?”

  小姑娘嘟着嘴拿手背揉额头:“很疼的,你怎么老是动手啊。”继而又说:“青团好吃吧?”

  袁青举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